活用活用,要活就要用--淺談森林活用

「如果森林也是一罐罐頭的話,我希望它永遠都不會變質;如果真的要加上一個 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 

借了電影《重慶森林》的名言開個小玩笑,只是,這世上有一萬年不變的森林嗎?

我想沒有辦法,因為我們身處的世界,除了「改變」,所有事情都在不斷變化,即使森林內部組成也是不斷更替,但如果問的是:森林成為存在事實且「占地面積」沒有為0過。沒想到還真的有這樣的森林呢!

目前已知資料,澳洲的Daintree Rainforest存在已有 1.8億年的歷史,從侏儸紀時代的恐龍到現在觀光客都可以漫步在樹海之下,作為世界遺產保存著,站在其中想必會內心澎湃不已。
學員認真吹動銀葉板根種子,這照片有沒有像《重慶森林》電影劇照?
圖片取自《重慶森林》電影宣傳照

那為什麼地球上其他多數地方,沒有存在這麼久的森林呢?從大角度看,板塊飄移、火山爆發、颱風海嘯、隕石撞擊都能讓一片森林消弭;就算用人類的視角,作為可再生資源的森林,自古便會被砍伐利用作其他用途,間接或直接導致部分森林消失在地表,要能夠保存下來,真的需要一點「得天獨厚」。

或許你會眉頭一皺,心想人類可真壞阿!竟然這般破壞環境,但環顧四週,我們的生活隨處可見森林產物,我們無法脫離森林的影響,為了讓學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次林場小學堂第三梯次定調為「森林活用週」,用五天認識樹木不同階段,認識木材資源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利用,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更珍惜現在擁有的。也邀請看文章的各位,跟著文字,看看這五天做了哪些事情,刻劃出怎麼樣的故事吧......
活動中會刨一雙自己的紅檜筷子,未來用這雙筷子夾食物時會不會想起小學堂的教導呢?

第一天:萌芽 

地球上的樹木千百種,為了在各種不同環境的考驗活下來,演化出不同的傳播方式,利用風、利用水、利用動物……我們設計用遊戲認識種子的奧秘,也帶出一個事實,大樹是從微小的種子發育而成。
鬼針草飛鏢,比看看誰分數高!植物種子演化真的太神奇了!

第二天:生長 

要長成大樹不是簡單的事情,過程中一定會經歷病痛,該如何照顧呢?發病前會有哪些病徵?枝條生長要怎麼修整才健康,樹木照顧的細節之多,絕對讓你驚訝不已!
樹木生病該怎麼及早發現?或是像這樣受到重大傷害後,又該如何「術後照顧」?


第三天:測量、集運材 

經歷多年生長,樹木終於長成大樹,只是能不能砍伐還是要先測量,確定有足夠的木材後,伐倒後的運送也是一大挑戰,原來前置工作這麼繁重……

在森林裡測量木材體積,享受自然美景,某部分來說算不算幸福工作?


第四天:木材加工、上山種下一棵樹 

運送下山後進入加工廠,必須先經過乾燥這一關才能增加木材不裂的機率,再經過一連串的工序,終於成為可以使用的木製品,實際情形都是以「年」在計算時間流逝,如果不好好使用實在太對不起樹木,也讓我們完成永續循環,上山種下一棵樹!

可惜你不在現場,這打磨機具也太神奇了吧!瞧!學員眼睛都瞪圓了。

第五天:討論如何「永續」? 

經歷樹木的萌芽、照護、伐採、製材、做成木製品、種下樹苗完成循環。除了木材利用,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樹木提供許多生物居住、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創造舒適的生存環境還有景觀,所以誰該有優先使用權利?是森林中的動物還是我們?

森林資源得來不易,讓我來苗圃幫忙樹木照護,快快長大唷💕

如果我們只站在「使用」的角度,那無法公平滿足各方需求,唯有「活用」才能創造更多好處,曾子言:「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如果2500年前的人都有這樣的觀念,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審視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鋪張浪費。
我們要創造的是一個共存共榮的世代環境,希望這週能給孩子深刻的印象,好好處理手上的資源,不過份傾軋,才能源源不絕供給各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