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紀錄】話說蝸牛(上)

  人們對蝸牛這種小小軟軟又黏呼呼、喜歡背著一個殼在陰暗處慢慢爬行的小動物可以說十分熟悉又非常陌生:我們不但在生活周遭和動畫卡通裡常看見、在兒歌和流行樂中曾聽過,甚至在熱炒店和高級餐廳也有吃過,卻很少仔細觀察過牠們的模樣──有眼睛鼻子耳朵嗎?為什麼全身裹滿黏液?喜歡吃什麼?怎麼吃?討老婆有什麼儀式嗎?仔細一想,頭上的問號越冒越多,才發現蝸牛時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卻跟這群沉默安靜的朋友們很不熟啊!

蝸牛開記者會和人類說的第一句話想像圖。
蝸牛類群長久以來受到人類的忽視,如果有一天牠們要向人類召開記者會,個性較活潑外向的蝸牛應該會很開心地要大家好好認識牠;而個性較害羞的蝸牛恐怕會嚇得躲進殼裡不敢出來見客吧!

  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能,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邀請到「台灣蝸牛圖鑑」的作者謝伯娟老師為我們訴說蝸牛的故事,小小蝸牛其實是默默維持生態運行的大大功臣,牠靠著自己特殊的舌頭擔任自然界中的天然碎紙機,清理無數的落葉枯枝,也將岩石碎成土壤,更是各種動物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維繫著萬物間的能量循環傳遞。

蝸牛的模樣

  大多數人對於蝸牛的第一印象就是那螺旋狀的殼。堅固安全的硬殼提供重要的保護,也讓蝸牛更容易度過缺少水份的乾燥時刻。為了維護這座堡壘並持續生長,蝸牛每天都必須忙碌地尋找搜刮含有「碳酸鈣」的食物作為建造硬殼的材料;有些類群乾脆捨棄這沉重的負擔,將殼退化成小片狀或是直接不要,這讓牠們可以輕盈地躲進安全的縫隙中,也節省不少搜刮碳酸鈣的時間,有些偏酸性的棲地缺乏碳酸鈣,牠們也能生存其中,這一類群就是大家熟知的「蛞蝓」。沒有殼的保護,這群無殼蝸牛最大的限制就是水分,有的蛞蝓有較粗糙的角質層,有的則是分泌更多黏液來減緩水分散失,但牠們仍然不能離開潮濕的環境太遠,免得一不小心就變成烈日下的蛞蝓乾了。
(左)擁有完整螺殼的蝸牛-斯文豪氏大蝸牛、(中)殼退化成片狀的半蛞蝓-馬丁氏鼈甲蝸牛、與(右)殼完全退化的蛞蝓-雙線蛞蝓。馬丁氏鼈甲蛞蝓圖片來源:臺灣物種名錄(TaiBNET),作者:張建民

  蝸牛硬殼下的柔軟身軀生有兩對觸角,大觸角頂端著生了看不清畫面、只能感受光線的眼睛,大小觸角共同肩負著鼻子的功能,這一類相貌的蝸牛占絕大多數,屬於「有肺類」(Pulmonates)。蝸牛用氣味來建構世界,觸角上頭分佈許多嗅覺神經與其他感覺神經元,例如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每一隻觸角上都密布了十萬個嗅覺接受器,嗯,這樣的世界想必非常有味道。

  少部分蝸牛只有一對觸角,基部各長了小小一點的眼睛,看起來很客氣的模樣,如「前鰓類」(Prosobranchs)與一小部分較原始的有肺類,在蝸牛家族中僅佔少數份子。牠們有個特別的絕招,會在殼的後方隨身攜帶一個「口蓋」,可以讓殼口緊密地閉合,牠們一但判定情況有危險,就會立刻逃回硬殼堡壘中緊閉大門,拒絕任何訪客。
(左)大多數有肺類蝸牛具有兩對觸角,大觸角的頂端著生眼睛;(右)前鰓類和較原始的有肺類蝸牛則只有一對觸角,眼睛著生於觸角基部,有一可以和殼密合的口蓋殼,行走時口蓋至於殼口後方。
圖片來源:(左)維基百科;(右)台灣蝸牛圖鑑

  蝸牛在分類階層中屬於軟體動物門(Mollusca),這一類動物都有一副柔軟無骨的身軀搭配硬殼,其中蝸牛又被歸類為「腹足綱」(Gastropoda)。蝸牛把平整的腹部當做牠的大腳板,藉由肌肉收縮提供前進的動力,底部前端有一個黏液腺開口,方便隨時腳底抹油緩步開溜,也讓牠們凡走過必留下一道痕跡。

延伸閱讀:蝸牛行走影片

  許多蝸牛有追逐這道黏液痕跡的習性,生物學家推測這大概有許多好處,蝸牛可以藉此回到安全的藏身處、找到食物,或是和同伴相遇,好在緩慢的生活中提高配對成功的機率,然而這道黏液除了帶來真愛之外,也會招來殺身之禍,這又要從蝸牛的食物開始說起。

刮刮樂,蝸蝸樂!

  前面提到「搜『刮』含有碳酸鈣食物」,因為蝸牛一但遇見美食,真的是伸出舌頭用「刮」的!蝸牛的舌頭上長著一排又一排細小的牙齒,稱為齒舌,就像一把銼刀,可以將蘚苔、真菌、植物嫩芽、枯枝落葉,甚至是腐肉等牠熱愛的食物刨入口中。為了補充碳酸鈣,蝸牛也會利用齒舌來刮取石頭,一小口、一小口地刮,只有在最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聽得見牠們刮食的扣扣聲,而世界每天都在這不斷重複的刮刮樂中發生些微改變:過多的藻類、真菌和植物受到控制,枯枝落葉被移除、消化,就連石塊也加速化為土壤,滋養更多生命。
蝸牛的舌頭上長滿了一排又一排的牙齒,稱為齒舌,能夠像銼刀一樣刮下食物,當牙齒磨損了,就會從後方的齒舌囊長出新的,永遠都有牙齒可以使用。(左)蝸牛的齒舌;(右)蝸牛的牙齒構造。
圖片來源:謝伯娟

  蝸牛界中,也有一群是無肉不歡的肉食主義者,牠們會主動出獵,獵物當然就是走得比牠更慢又有跡可循的另一隻蝸牛。
  玫瑰蝸牛(Euglandina rosea)恐怕是這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肉食性蝸牛,牠的殼體可長至7公分大,算是蝸牛界中的巨無霸,以獵食其他蝸牛維生,而黏液痕跡提供了絕佳的美味線索,玫瑰蝸牛的吻部向外延伸形成發達的唇葉,一對條狀的唇葉永遠積極地貼著地面追蹤黏液,一但找到這黏液分泌物的主人,龐大的身軀就會覆蓋上去,直接吸食或是用齒舌勾出這隻倒楣的蝸牛。

玫瑰蝸牛(Euglandina rosea)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作者:Dylan Parke

  夏威夷曾經從北美洲引入這種玫瑰蝸牛,並賦予牠一項神聖的任務──消滅危害廣大的非洲大蝸牛。聽來是美事一樁,但比起體型更加壯碩、動不動可長到8公分以上的非洲大蝸牛,玫瑰蝸牛更喜歡獵食夏威夷當地的樹蝸牛。這些繽紛多彩的樹蝸牛在夏威夷境內的種類曾經高達41種,而且特有種比例非常高,隨著玫瑰蝸牛的入侵與棲地消失等原因,銳減至11種,至今仍位列瀕危名單,族群數量難以挽回。台灣也曾引入玫瑰蝸牛用以控制非洲大蝸牛的數量,幸好牠們水土不服沒有存活下來,否則台灣的蝸牛高達80%屬於特有種,體型大多微小,恐怕也難逃玫瑰蝸牛的獵捕。

延伸閱讀:玫瑰蝸牛獵食夏威夷樹蝸牛影片



意猶未盡嗎?
請點選右邊連結話說蝸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