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製品從哪來? 用五天走過木材的一生

        「木頭」自古以來便是人們最熟悉的素材,吃飯、睡覺、玩樂……處處都能見到木頭的影子,木頭和生活曾經密不可分。有了對木頭的依賴與需求,使得供給端的「林業」蓬勃發展,我們所身處的羅東便曾是我國的林業重鎮。以前,木工廠、家具行在鎮內隨處可見,木頭的香氣更是繚繞整個城鎮,甚至搭火車時用聞的就能靠「羅東味」聞出自己身在何方。足見當時森林相關產業之興盛。

隨著時間發展,鋼筋水泥、塑膠等材料陸續誕生,逐漸取代了木材在人們生活的地位。國內的木材相關產業沒落,相關的技術、文化亦慢慢消失。功能性低落的材料被時代淘汰可說是隨著進步而來的必然,但木材的功能性低落嗎?

        木材具有再生性,只要妥善經營利用,可說是無窮無盡,永遠不會枯竭。現今更有許多新的研究證明,只要經過適當加工,木材相較於「新材料」仍然不算遜色。木材是種好用的材料,但沒有經營、沒有產業、沒有原料,就是再好的工匠也無用武之地。生產木材的林業不該被淘汰,而是該持續發展和經營,將永續利用的可能性保留給後代。

        今年的暑假,我們在「2022林場小學堂-木材利用週」用了五天的時間,與同學們一起認識林葉,走過木材的前世今生,從資源調查、森林養護、木材利用到新林業政策,一步步了解「木材」為何物,如何能夠影響我們的生活,就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源調查

林業經營的第一步,非調查莫屬!不管我們是想要獲取木材、保育生物還是發展森林遊樂區,都得先瞭解這片森林,才有辦法做出最適當的規劃。有了背景資訊,才能夠做出利用與保留的取捨,並讓後續的工作達到最高的效益。

到底要調查什麼資訊呢? 根據後續經營的目的,可能會需要收集坡度、雨量等不同的資料,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簡單的資訊了解樹木,進而了解整片森林。所以樹有多高、多粗自然是非量不可啦!



 

小朋友們正在利用「樹徑尺」來測量樹木的粗細,以便在後續推估出它的直徑、斷面積。

 





大家正在利用「好朋友拳頭法」測量樹高。先讓一位好朋友站到樹下,再退後至拳頭在視覺上和好朋友一樣大的位置,再利用拳頭比出這棵樹的樹高約等於幾個好朋友的身高,就能推算出這棵樹的高度!雖然存在誤差,但卻能夠讓所有小朋友都體驗到樹高的測量。


採種工作

調查完畢之後,便能依照收集來的資料找出頭好壯壯的母樹,收集它們的種子,以種出同樣頭好壯壯的一片森林。依照樹種的不同,收集種子的方式、時間也會不太一樣。有時在地上撿拾掉落的種子就好,有時得攀上樹連同枝條一起剪下新鮮的種子。



 

同學們正從地上篩選出較為新鮮的樟樹種子。在一堆枯枝落葉中尋找種子,有如大海撈針。好險同學們的眼睛都銳利的很,一下子就找出很多種子!


 





有時,在樹上直接剪下整串果實會更有效率!






森林護管員

森林護管員負責巡視、照顧森林,保護我們種下的樹!辛苦的護管員們負責的工作包羅萬象,從山難救助、林火處理應有盡有,甚至還得和山老鼠鬥智鬥法。為的就是守護我們的森林,讓它們能夠順利長大。



護管員們的好夥伴 ─ 背包常常重達幾十公斤重,裡面裝著工作器材、飲水、糧食,滿足他們在山上工作所需。辛苦一點的時候,還需要帶上帳篷、頭燈以便在山上過夜。小朋友們背起5公斤的輕量版背包,體驗護管員的辛苦。



        山路險峻,消防車往往無法到達,所以林火自然得用能以雙肩扛起的工具來處理。小朋友們拿起「救火水袋」射出水柱,澆熄眼前的火苗。

木材運送

經歷了長久的等待,終於到了將木材收穫的時候了。不過在伐採到利用之間還有一個大難題,那就是 ─ 木材運送。在鐵路、公路開通之前,木材要怎麼被運下山呢? 一起來看看吧!

 


        最早的時候,山上的運輸系統尚未被完善的建設,火車和卡車都沒辦法開上山,需要用人力運送木材。當時會將橫木架高來鋪設軌道,以克服溪溝、倒木等地形,並將木材放在名為「木馬」的工具上由人力來運送。

        小朋友們使勁渾身解數來拖動木馬,在旁觀察的小朋友們還會自發性地喊出加油口號呢!

 


        另一種過去的工具是木材的纜車,也就是「索道」。為了在數十甚至數百公尺深的山谷間搬運木材,過往的前輩們在兩座山頭上拉起纜線,將木材懸空吊過一座又一座的山谷。最終到達山腳,再轉由其他方式運送至工廠。

這次我們讓小朋友親手將木材吊掛上去,並擔任索道的動力,用雙手拉動繩索來運送木材。一聽到運送比賽的冠軍能夠挑選喜歡的飲料當作獎品,大家搬運得格外努力呢!

木材利用

長久的努力就為了今天。經過漫長的調查、採種、照顧、運送之後,終於可以收穫木材來製造成可以使用的產品。原木到產品之間還須經過很多道工序,各位手上的木製品都是許多人專業和汗水的結晶,一起來看看其中的過程吧!


        山上運下來的原木會先被送到木工廠,加工成標準尺寸的「木材」,再交到工匠手中。

      「京典奇特柚木」特別為小朋友們開放參觀,老闆還親自出馬挑選原木,示範大剖(初次鋸切)、裁切、打磨的流程。這次加工的是台灣產的本土針葉樹,機器一切下去就有濃濃的木頭香氣!


        離開木工廠後,小朋友們一個個化身小小工匠,將超高級的木材─肖楠圓木片打磨成細緻光滑的杯墊。


木材以外的新林業─林下經濟

這次的營隊花只花了五天,就帶領小朋友們走過木材的一生。若是真正的森林則動輒三五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為了增加林農們多一份收穫前的收入,林務局近幾年推出了「林下經濟」政策,在條件下開放林農們在森林底部發展其餘的收益來源。這次也讓小朋友們親身體驗了這個最新的林業政策!


        森林底部陰暗、潮濕,能做的事情並不多,但在樹下養蜜蜂正合適!大家一起走了一趟永樂自然農法生態農場,認識蜜蜂的飼養和生態。農場主人還招待大家品嘗超新鮮的蜂蜜,小朋友們一個個都讚不絕口!

 

        吃完蜂蜜後就有力氣工作了!香菇同樣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在林下種香菇是另一個好選擇。

        小朋友們實際參與了種香菇的準備工作,將菌種植入打好洞的木頭,只要流四個月的口水,就有好吃的香菇拉!


        活動的最後,大家要來一起用舌頭品嘗林下經濟的威力。先將乾香菇泡軟、剪碎然後和白米拌在一起,按下電鍋。一小時之後,就能得到一鍋香噴噴的香菇炊飯


結語

在這五天的活動中,我們和小朋友們一起從森林的經營走到了產品的製作。隨著溫潤的圓木杯墊到手,美味的食物入口,活動也來到尾聲。但林業呢? 就這樣結束了嗎?

林業並不會隨著木材的收穫劃上句點。樹木被伐採後,應該馬上種下新的樹,並且持續經營養護,以確保森林的水土保持及生態功能,也一併確保了往後的人們也能持續獲得可利用的木材。在合理的策略之下,林業將成為一個永續的循環,經營、利用、經營、利用……周而復始,對森林取之有度,方能讓人和自然和諧共生,進而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