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門前有小河,卻正在施工?

    是否有過,經過一條正在進行工程的河流時,腦中就浮現各種破壞環境等字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帶大家認識「河川工程」究竟在做哪些事吧!

台灣水環境知多少?

       台灣每年平均降下936億立方公尺的水量,比大多數的國家要高出好幾倍,但因為台灣地形山高坡陡、降雨分布不均,我們的河川也較短且流速快,因此最後能利用到的只有降下的20%而已,而每人分配到的水量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5,台灣甚至是全球排名第19名缺水的國家。
        而台灣的河川形態可分為三種:直線河川、蜿蜒河川以及辮狀河川。而辮狀屬於三者中最需要治理的類型,因為其常隨雨量而暴漲暴落,流量不穩定且含沙量大,如大甲溪下游、五結出海口等,都是辮狀河川的經典範例。
大甲溪下游處(照片左方)河槽多且細,形成如髮辮一般之水系。
圖片來源:經濟部水利署e河川知識網站


為什麼是它?

    什麼樣的河川會被選定為需要治理的呢?通常是觀測到常因暴雨而發生洪災,或是水質極差影響當地環境及生態之河川,為治理的當務之急。
    自農耕時期以來,因為人的需求使我們和溪河密不可分,當利用大大小小的河川與溪流來打理生活時,溪河的變化莫測總令人措手不及,為了能同時兼顧安全利用及河川環境,因此展開水利的漫漫長路。


治水到底都做了些什麼?

    水利工程百百種,究竟一條河川的治理是從哪裡開始著手的呢?
    一件事情的起頭往往從規劃開始,治水也不例外,工程師首先會評估河川的自然與人為範圍,自然指河川的行水區(洪水到達地)以及河川區域(河流緩衝地,左右各10公尺);人為則是水道治理計畫線(指河岸堤防之界線或計畫水面寬度的範圍線)及用地範圍線泛指預定或已建築之各項堤防設施之邊界線)。
通常於河川圖籍上,黃線為水道治理計畫線,紅線則為用地範圍線
堤防完工後,行水區=水道治理計畫線;河川區域=用地範圍線。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jdQlZ1 太麻里溪下游段治理措施示意圖

        釐清土地劃分後,會評估河川的情況進行各項工程,而這些工程依照目的不同可大致分為三種:保護河岸不被沖蝕之「保護工」、可以直接承受重量,保護堤防及護坡之「基礎工」、維護河岸邊坡不被侵蝕之「坡面工」等。

接下來,就要帶大家來看看平時常見的一些工程設施,是屬於哪一種囉!

咦、河邊那個消坡塊?─保護工

拋石工法:完工後會植入草皮,石頭的縫隙能給生物一個生存的空間。
石籠:網袋的設計能有效穩固邊坡,完工後亦會種植綠色植栽。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網
混凝土塊:因為成分為水泥太過人工,因此不常被使用。
依形狀有各式用途及名稱,常見的消坡塊就是它的親戚之一。
圖片來源:https://www.anch-hoch.com.tw/product-detail-1192608.html

高高的牆樹立在河岸─基礎工

防洪牆:常見於河岸道路旁,但經常被評論過於突兀不美觀。
目前有在嘗試使用移動式防洪牆。

是誰把田種在河堤上?─坡面工

植生護坡─新店馬場町紀念公園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新聞稿
格框式護坡:方框內填入沙土後,會植入草皮防止水土流失。
漿砌石坡面工─台中縣抽藤坑溪下游整治
於邊坡填補石頭及水泥,對於易崩塌之邊坡來說是最有效方式,但生態上就沒有前面兩者要來的好些。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K6dNqj

積沙淤泥全靠它─丁壩工

濁水溪護岸防災工程
圖片來源: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F2B6476A3B905EC6

延伸閱讀:經濟部水利署e河川知識服務網 https://reurl.cc/lLzlXA


治與不治,依誰所需?

        河川治理之本,在於兼顧人民安全及河川生態之間,同時達到讓兩者和平共處的狀態。但治理依人所需的情況較多,因此也會出現兩難的局面,但是若有條河川容易暴漲,但不影響到人民安全時,我們又會做什麼選擇呢?
        在奧地利一處名為特拉格斯(Tragöß)的小鎮上,有一個被雪山圍繞的公園,冬季時可以欣賞到白雪皚皚的景緻,然而到夏季時,大量的積雪融化將公園淹沒,公園裡的植物會將這些雪水染的翠綠,當地的人們稱為「綠湖」,也美名為奧地利的「綠珍珠」,並承為了觀光聖地。
奧地利綠湖公園夏季景色
圖片來源:http://blog.udn.com/paulhsu333/112827869
        當出現這樣的狀況時,奧地利政府也許考量了並無為害到當地人民安全,且甚至可為小鎮帶來經濟效益,因此選擇不以人為方式去疏通夏季的積水。而面對洪災的態度,我們將鏡頭轉回亞洲來到日本看看。
        日本在防災、防洪來看,與台灣有所不同的是「心態」上的做為,位於地震帶、時常受到颱風侵擾的日本,他們選擇讓災害去「發生」,並注重從小就將防災觀念深植在人民的心中以及生活,而面對到極端災害,如今年10月中旬的哈吉貝颱風時,政府機關在五天前即發佈警報,讓所有人做好災前準備及撤離,當局原預估會造成千人傷亡,最後雖然仍不幸有70多位民眾死亡,但也可見差異。
        再回到台灣來看,我們在進行河川治理工程時,培養在地居認同感,並找到居民對於這條河川的感情,如在五結地區一次工程時,偶然發現於河川旁安放石頭公─石聖將軍,看得出過去人們對於這條河的依靠,而在工程完工後即可靠社區意識來維護堤岸,讓其損壞速度降低,進而達到和平共處。

瞭解河川局所付出的心力,一同投身於災害的防治線中,對於河川治理及防災才是最明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