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鳥類」,你腦中浮現出哪些鳥類名稱呢?
想想看…這些「飛羽精靈」跟你我有何關係?
而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內偌大的貯木池又為何變成了水鳥們的樂園?
羅東自然教育中心推出有趣、生動的【鳥類生態】專業知能研習課程,將透過「飛羽的奧秘」及「池畔賞鳥趣」帶您認識園區最容易觀察到的鳥類朋友們。
過往的貯木池,已轉變為一處水鳥生態樂園。 |
1856年英國人史溫侯(Robert Shwinhoe)來台採集鳥類標本,開啟了研究台灣鳥類之先河。台灣自平地至高海拔山區,包含平原、盆地、丘陵與高山各種地形,隨著海拔高度變化,形成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不同的氣候型態。多樣化的棲地環境,加上地理區隔、長期演化等因素,造就了豐富多樣的鳥類生態。此外,台灣島位處於東亞候鳥南遷北返的重要路徑上,是候鳥遷徙旅途中最理想的中繼休息站,因此造就了台灣多樣且豐富的鳥類生態。
羅東自然教育中心位於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內,園區擁有一片綠意盎然的樹林及偌大的貯木池,池裡過去是貯存來自太平山的林木收穫,現在則轉變成擁有浮木及池畔青青水草的一處水鳥樂園,為南來北往的候鳥們,及終年居留的留鳥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與安身的住所,常可見到優游覓食的水鳥以及於林間跳躍的陸鳥。秋冬時節,最先報到的是花嘴鴨、田鷸等;盛夏時節最常見的是黃毛小子牛背鷺;但最吸睛的還是本土留鳥,愛潛水的小鸊鷉、紅冠水雞、像海盜的小彎嘴畫眉、梳龐克頭的紅嘴黑鵯…。
原屬於冬候鳥的「花嘴鴨」,目前已有穩定數量終年居住在園區貯木池呢! |
每年隨著寒流準時到園區貯木池報到的「田鷸」。 [圖片來源]:鍾文聲 |
快來跟著羅東自然教育中心沿著環池步道,我們一起散步池畔、迎著微風、享受賞鳥趣。活動中你將會學習使用望遠鏡與圖鑑的方法,並透過自然觀察活動的進行,認識鳥類的外型特徵,觀察覓食、嬉戲、育雛等行為,了解棲地對鳥類的重要性。鳥類是理想的環境品質指標,鳥兒們的出現代表著該環境的健全,因為健全的環境才能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及棲地。透過觀察,我們便可以從鳥兒數量及種類的多寡變化來思考是否因為環境惡化所致,當然也可能是環境變好的結果。藉由觀察鳥類生態,親近這群可愛的飛羽精靈,愛屋及烏,讓我們更加珍惜所居住的這片土地及家園,並察覺生活週遭環境的變化與否。
課程資訊報你知(課程時間:2或3小時,將視課程時間調整內容)
【飛羽的奧秘】1或2小時
室內影像解說,認識本地鳥類型態與行為的特性,及觀察鳥類與棲地關係的要訣。
透過剪報,咱們先來對鳥兒們有個認識,並學習望遠鏡的操作方式。 |
出發!沿著環池步道,賞鳥趣。 |
【池畔賞鳥趣】1小時
大夥一同拿起望遠鏡,觀察貯木池畔的水鳥們,並探究不同水鳥外型的差異與行為、棲地間的相互關聯性,當然,也愉快地享受賞鳥樂趣!
池畔上,小鸊鷉潛水覓食,而紅冠水雞游過池子走上木樁啄食,花嘴鴨卻是邊游泳邊吃食物,這跟牠們的翅膀長短、嘴喙形狀、腳部生長的位置相關。鳥類的生活到底都在做什麼呢?活動將帶領大家,細細觀察池畔鳥類的特徵與構造,思考行為與棲地間的關係,透過實地操作望遠鏡,認識鳥類生活型態與棲地之不同,進而演化出獨特的身體構造。
游過池子,走上浮木的「紅冠水雞」 |
生態池中的陸島,因水域區隔了掠食者,提供鷺鷥科鳥類安心育雛的棲地! |
除了觀察貯木池的水鳥生態,園區擁有大片綠意盎然的樹林,則是聽聲辨位尋找陸鳥的祕境。此時我們一起來比較水鳥與陸鳥兩者形態與棲地環境有何不同吧!
綠意盎然的森林是陸鳥的聚會所 |
梳龐克頭的「紅嘴黑鵯」 |
「黑冠麻鷺」不同於其他鷺鷥科鳥類喜歡在水域環境捕食魚兒,牠反而喜歡在草地上捕食蚯蚓為食。 |
更多細緻、有趣、知性、又深入的學習,就在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專業研習】課程,施行時間為週二至週五,歡迎學校教師、公立機關團體、非營利組織報名參加!
【報名方式】:活動日前一個月,請上林務局山林悠遊網線上系統報名。
【報名費用】:半日型課程2000元、整日型課程5000元,以場次計。(自103年7月1日起收費)
【報名人數】:單場次15~40人。
【研習訊息】:更多課程簡介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