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平地森林鐵路沿線的十個火車站大多以檜木建造,可惜屢次遭颱風摧殘,民國六十八年森林鐵路全面停駛後,鐵軌、車站能拆的幾乎拆除殆盡,至今僅存天送埤、大洲和竹林等車站還保留有車站建築,能證明這段老歷史。
這系列將回溯這些老車站當年的風光,以及今日的面貌。我們從下山的順序說起,第一站:天送埤。
天送埤的由來
地名來源有二說,一說「天送之水天上來」,「埤」是小湖泊的意思,過去此地有三個埤,一個在老茄冬樹下,現在因蘭陽發電廠設立的關係已經消失,另存長埤湖和九芎湖,三個埤帶給地方豐富的水資源,有如天送之水,故名為天送埤。
二說,在清朝嘉慶年間,名為「許天送」的通事與吳沙合作開墾引水灌溉,故為紀念此人而得名。所謂「通事」為地方上職位低的官職,為漢人、原住民與官方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漢人拓墾時期,地位重要。
中點或者終點
天送埤車站在森林鐵路沿線車站中處於中間位置,往西走向山地,貼著山崖、濱臨溪澗,隧道、橋樑多,就常受颱風豪雨阻斷去路,火車從竹林走到天送埤只得回頭,中點站遂成了「終點站」。
據說,蒸汽火車頭能夠正著走、倒著走,無論煙囪在前在後,都不影響火車司機開車;反而,後期中華號柴油特快車只有第一節車廂設有駕駛室,要回頭只能調轉有駕駛室的車廂,才能不影響視線順利行駛,因此留下了通常只有起訖站才有的「調頭迴轉盤」。
老車站繼續說故事
其實在森林鐵路全線停駛時,全線的鐵軌、車站都陸續拆除,它也差一點被推土機拖曳拆除,在道班工的不捨下硬是保留起來,作了二十幾年私人的農具倉庫。直到幾年前,社區營造概念興起,地方人士與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縣政府文化局共同合作,實施復舊工程,盡可能地維持原有風貌,這才使天送埤站保有尊嚴的倖存下來。
為火車加煤上水
天送埤車站旁還留有一座完整的加水站,當年的五分仔車,需要透過燒煤加熱,把水煮成水蒸氣,進入汽缸、推動活塞前後移動,產生約一千匹馬力的力量,帶動車輪前進,時速約七十五公里,所以沿途需加煤上水,才能持續行駛。
近年來,天送埤車站還成為偶像劇熱門取景地點,許多粉絲特地前來朝聖。對我來說,到這裡除了懷舊以外,更喜歡它安靜的鄉間步調,還有獨特的味道,說是木材香,倒也讓我想起青草店的氣味。
老車站除了老故事可說,仍然在這個時代扮演不同角色,持續與來到這塊土地的人發生新關係。
《註一》太平山開發史 ‧ 林清池著
《註二》太平山的故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註三》太平山古往今來─林業歷史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這系列將回溯這些老車站當年的風光,以及今日的面貌。我們從下山的順序說起,第一站:天送埤。
天送埤的由來
地名來源有二說,一說「天送之水天上來」,「埤」是小湖泊的意思,過去此地有三個埤,一個在老茄冬樹下,現在因蘭陽發電廠設立的關係已經消失,另存長埤湖和九芎湖,三個埤帶給地方豐富的水資源,有如天送之水,故名為天送埤。
二說,在清朝嘉慶年間,名為「許天送」的通事與吳沙合作開墾引水灌溉,故為紀念此人而得名。所謂「通事」為地方上職位低的官職,為漢人、原住民與官方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漢人拓墾時期,地位重要。
天送埤原為木造瓦頂的建築物,前方原為鐵軌,現闢為農路(1995年攝)《註一》
天送埤經過整修後今日的面貌,整棟漆上天藍色油漆,至今保存完善
中點或者終點
天送埤車站在森林鐵路沿線車站中處於中間位置,往西走向山地,貼著山崖、濱臨溪澗,隧道、橋樑多,就常受颱風豪雨阻斷去路,火車從竹林走到天送埤只得回頭,中點站遂成了「終點站」。
1號機關車在天送埤站,等待會車(1978年攝)《註一》
據說,蒸汽火車頭能夠正著走、倒著走,無論煙囪在前在後,都不影響火車司機開車;反而,後期中華號柴油特快車只有第一節車廂設有駕駛室,要回頭只能調轉有駕駛室的車廂,才能不影響視線順利行駛,因此留下了通常只有起訖站才有的「調頭迴轉盤」。
天送埤附近的迴轉盤《註二》
老車站繼續說故事
其實在森林鐵路全線停駛時,全線的鐵軌、車站都陸續拆除,它也差一點被推土機拖曳拆除,在道班工的不捨下硬是保留起來,作了二十幾年私人的農具倉庫。直到幾年前,社區營造概念興起,地方人士與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縣政府文化局共同合作,實施復舊工程,盡可能地維持原有風貌,這才使天送埤站保有尊嚴的倖存下來。
這個廊下曾經坐滿等車的人、等人的人
車站內懷舊小物:蓋滿證明章的桌面、電視、保險箱、收音機、名產與電影海報
為火車加煤上水
天送埤車站旁還留有一座完整的加水站,當年的五分仔車,需要透過燒煤加熱,把水煮成水蒸氣,進入汽缸、推動活塞前後移動,產生約一千匹馬力的力量,帶動車輪前進,時速約七十五公里,所以沿途需加煤上水,才能持續行駛。
2號運材車經過土場的加水站,準備駛往羅東《註三》
天送埤站的蒸汽火車加水站現貌
近年來,天送埤車站還成為偶像劇熱門取景地點,許多粉絲特地前來朝聖。對我來說,到這裡除了懷舊以外,更喜歡它安靜的鄉間步調,還有獨特的味道,說是木材香,倒也讓我想起青草店的氣味。
老車站除了老故事可說,仍然在這個時代扮演不同角色,持續與來到這塊土地的人發生新關係。
天送埤車站全景
《註一》太平山開發史 ‧ 林清池著
《註二》太平山的故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註三》太平山古往今來─林業歷史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