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吧!2017小腳ㄚ走濕地

自從2012年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開辦小腳ㄚ走濕地營隊,今年已經堂堂邁入第六個年頭了耶!當初的小毛頭有些都已經高中畢業了,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得子口溪還有我們的課程內容呢?
(這什麼老人懷舊式的文章開頭阿!👾 摔筆!)
總之過了六年,每年總是有著微幅改版的小腳ㄚ走濕地,
今年也有迎來部分更新唷!快來瞧瞧哪邊又進化了吧!


【經典V.1.0】大河鏈與五峰旗溪的蟲魚觀察

小腳ㄚ走濕地是跟水有關的營隊,從水滴開頭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們從課本上學到的水滴旅程,總是很單一的一條線,從山上小溪開始一路往下匯聚成河,河流入海後蒸發成雲,雲飄阿飄的又在山頭下了雨,於是乎山上小溪又有了水,彷彿開啟了水滴的第二次的旅程,可是水滴的旅程就永遠如此單調乏味嗎?如果溪流是起點,大海是終點,這段水路中,植物吸水、動物喝水、農田取水、土壤下滲地下水、湖泊水庫儲水,都會讓小水滴脫離原本我們所「預設」的航道,展開新的航程,甚至於無預警的,在途中就因蒸散又回到雲朵中,再重新降雨到任何地點!透過小水滴旅程記錄繩,小腳ㄚ們會發現一顆小水滴的旅程都大不相同,它可能從溪流開始,結果乾季伏流或是往下滲透成為地下水,因為湧泉進入池塘湖泊,被口渴的白鼻心喝去,因為這樣的水循環無時無刻在發生,也創造獨一無二的故事...
骰骰子,骰骰子,骰到白雲裡;再一次,再一次,又到白雲裡

了解水的循環後,我們就要實際去拜訪水旅行的環境啦!第一站選了得子口溪流域的上游--五峰旗溪,小腳ㄚ們在到達後第一件任務,要進行環境觀察與調查,這非常的重要呢!透過觀察,小腳ㄚ們會發現這邊河道布滿了大塊石頭,兩旁長滿綠樹,水流快速而且透心涼!利用溫度計、鹽度計、氨氮含量試劑檢測後的結果,水溫大約在23~25度間,鹽度都是0,氨氮含量也是0 ppm,而學會使用正確的調查方法,除了能幫助小腳ㄚ們更認識這條河流,也能把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唷。



按照步驟加入氨氮指示劑,再混合均勻,然後比對色卡數值

在這樣掏洗(指的是溪流沖刷河床)程度不佳的河床,石塊大小差異很大,河床也十分不平坦,當水流快速的流過之後,深淺不一的地形讓水開始翻滾攪動,產生許多白花花的波濤,就像是天然的打氣機,養活了多樣的生物,在這樣的環境我們可以使用翻查法還有直接觀察法,就是會翻翻石頭看看有沒有生物停棲在上面,或是直接潛入水裡觀察水中的昆蟲與魚類,透過這樣觀察,大家不時驚呼有石蠅、水蜈蚣、蜉蝣、石蠶蛾、水蠆等小昆蟲,也說明此為一片乾淨的水域;而水中的魚類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環境悠遊著,天生擾流板外形的台灣纓口鰍總愛靠近急流處刮食藻類、將魚卵黏在石縫上的蝦虎若無其事躲在一旁,喜歡淺潭與水體表面具有黑白條紋的台灣石魚賓,游泳能力強的台灣鏟頷魚等!除了蟲魚,還有澤蟹、粗糙沼蝦或是白腹遊蛇,豐富的生態讓小腳ㄚ們是玩的不亦樂乎,我想,小水滴處在這樣的環境,一定也是快樂的吧。
第三組分享了什麼讓大夥都往上看了呢?
這邊的數據好像什麼都是0耶!

【手做V.1.1】不一樣的調查方法,1.2.3.4虎口接

第一天在河川上游學會用翻查法與直接觀察法認識河中生物,但是當水流進入到中游段之後,因為流速減緩,許多的藻類終於有時間可以在同一片水域生長,這讓水的透光度下降許多,沿用第一天的調查方法似乎不太合適,所以小腳ㄚ們在第二天習得新技能--製作一根屬於自己的魚竿--幫助調查這片水域的魚群。從2013年開始我們讓小腳ㄚ們親自製作釣竿,親手做的釣竿就像自己的好搭檔、好夥伴一樣,當然也就更想好好愛惜它,並且善用它進行調查!

藉由垂釣法,小腳ㄚ們發現這邊的魚比起五峰旗溪中,明顯長胖了許多,嘴巴位置也不太相同,有看起來閃亮亮嘴巴朝上的小白,也有紅臉頰嘴巴朝前的外來種紅胸,「外來種」...嗯,這條河好像出了一點變化了喲!這外來種也會吃吐司餌,看起來似乎不會捕食小白,應該不會傷害小白吧?不像一旁的另一種外來魚類泰國鱧,有著一張大嘴,而且在吃小魚小白鱎跟紅胸鰂之間的問題讓我們先賣個關子等到後面揭曉吧。當然,還是要仔細的做環境觀察,小水滴流到中游這邊後發生了哪些改變也是我們需要關心的,這裡水溫31~32度間,鹽度還是0,氨氮含量則是意外的2.0~4.0ppm耶!
小腳ㄚ們還記得嗎?1舉竿 2拋 3下放 4舉竿虎口接
中游段的旁邊是「農田」這樣的環境呢
釣到魚啦!趕快用虎口接住魚線,接著快把魚解下來不要弄痛牠了
背面體色較黑,腹面看體色較淺,又是上口式,說明小白魚喬是一種生活在水體表層的魚唷

【調度V.1.2】河海相連,忽遠忽近的海岸線

過了上游以及中游,匯聚了許多小溪的得子口溪也即將入海,在第三天的上午我們風塵僕僕的抵達了竹安溪口,在環境觀察中,沙灘、礁石、龜山島、樹頂枯掉的海岸林、海風呼嘯的聲音,但最吸睛的竟然是到哪都可以看到的垃圾,這些通通被小腳ㄚ們記錄下來,而河口因為海水稀釋的關係,氨氮濃度又降為0.5 ppm左右(中游段有達到4.0 ppm),也因為河口每天漲退潮影響,鹽度變化大,鹽度計測量到0.5~1數值,也因為水流變化也大,調查方法選擇了「蝦籠陷阱」法,蝦籠陷阱可以利用重物固定,再使用餌料進行引誘,運用陷阱法跟翻查法,持續帶領小腳ㄚ們認識這群可以生存在鹹水與淡水交雜環境的生物。

每到一個新的環境,第一件事就是做環境觀察

第二天下午有先來拋蝦籠,當時是漲潮

退潮時後來回收蝦籠啦!希望收穫滿滿
花身雞魚,台灣沿海常見的可愛魚類!
岩石上的螃蟹都好厲害,可以勾在手掌上,甚至倒吊,也因為腳上的構造可以讓他們在環境裡快速移動、橫行無阻

【最新V.1.3】小漁夫日記看到養殖產業與人河相依

在以前我們曾帶著小腳丫走訪壯圍地區的蝦塭,拜訪養殖場主人瞭解養殖業現況,學習養殖常識,小腳ㄚ們很好奇,這產業跟得子口溪又有何關係呢?其實抽取地下水養殖再排放到得子口溪也是小水滴旅程的其中一種可能性!人類從這樣的利用方式中與得子口溪緊緊相連,我們一起思考不同的人們對於水的需求,每個人都需要水,而各行各業對水的需求也不盡相同,但水資源卻是大家共享有的,如果有人使用了太多,或是破壞了太多,後果卻是所有人都面臨水資源缺乏或污染的問題!

我們也曾走訪海水抽水站,這是供應附近養殖戶養殖用水的地方,抽水站將海水抽起,再分配給周遭有需求的養殖戶們只是周遭的居民在幾十年前原先都是直接使用得子口溪的水進行養殖,為什麼我們不繼續用得子口溪的水,而必須抽取海水呢?明明上游的水很乾淨阿!

今年2017年小腳ㄚ走濕地,我們整合了過往經驗,讓小腳ㄚ們在得子口溪下游的「下埔排水線」周圍尋找人類利用得子口溪的設施,沿途他們能看到魚塭風光,看到進水孔、塑膠漁筏、控制閥門、飼料桶、蜈蚣籠、海水加水管線等各式設備,最後到達一座觀光漁業農場,再透過解讀小漁夫日記,讓小腳ㄚ們瞭解了從民國65年左右到現在近40年養殖歷史,從養鰻魚、草蝦、白蝦、九孔到台灣鯛的物種變化原因,也了解到為何不再用得子口溪的溪水養魚,一個小小的念頭正在小腳ㄚ們心中萌發著...

出發前先連連看,你能猜中幾個人造漁業設施?
喔喔!蜈蚣籠
那這個又是甚麼呢?你還記得嗎?
小腳ㄚ們努力抽絲剝繭想要找出日記透露的蛛絲馬跡
完成台灣養殖史時間軸啦!

【生存V.1.4】小白鱎生存大作戰

在經過整整三天的奔波與觀察,大家帶著疲憊的身體與滿滿的內心回到旅館,我們看了好多好多的水、溪流、環境,感覺到有些事情正在發生,那怎麼幫助小腳ㄚ們整理呢?蹦嘎,玩 戲怎麼樣!

就這樣,一場扮演小白的生存大作戰開始了...
第一回合,小白快樂的攸游著,那裏吃一下水草,這裡打個盹兒,要活下去只要先吃飽。
第二回合,一切照舊,但不知從哪來的兩隻泰國鱧好像不懷好意的游著。在這回合裡,小白面臨的還有被泰國鱧捕食的壓力,驚慌失措的逃著
第三回合,河川裡多了幾隻紅胸,食物量還是那麼多,它雖然不捕食其他魚類,但為了生存,紅胸鰂必須跟小白鱎競爭有限的食物資源,況且泰國鱧也還在,原本愉快的小白鱎除了要躲避捕食,還多了競爭食物的對手,要活下去似乎得更小心更積極了...
第四回合,河道中多了一些廢棄物在水中飄浮著,被碰到小白鱎會被困住一段時間,甚至因此無法動彈,就像廢棄漁網直接網住所有逃生路線,誤食了這些廢棄物的碎屑還可能會直接死亡,我的天阿,那原本令人舒適自在的河川呢?
第五回合,因為人類利用,河道縮減,活動範圍變小了,食物競爭、捕食、汙染、廢棄物等等的影響卻完全沒有改變,食物變的更少更少,在這些攻勢重重打擊下,小白能活到最後嗎?

而這些因素都不是憑空杜撰,是這三天在河邊看到的一點一滴,我們能幫忙做什麼事?

要活就要動,小白鱎們,快吃飽唷!
每回合存活的魚兒是越來越少了,但是這些威脅仍然存在

【回歸經典V.1.0】一件小事,成就不只一件大事

舉辦小腳ㄚ走濕地活動就是為了讓更多小腳ㄚ們認識生活中的這些水,這些在我們生活範圍就會出現的水所面臨到的問題,四天三夜裡,每到一個地點做環境觀察時,小腳ㄚ們總是會寫到垃圾,沒錯阿!真的好多垃圾,當每個人都從自然環境中取得他所想要的卻又不尊重環境時,就會出現這些結果,而經過幾天的學習,小腳ㄚ們決定做一件事,在第四天上午拉著我們回到沙灘,那件事就是--淨灘--把不屬於這片沙灘的東西給帶走,成果非常豐碩,但越豐碩的成果則代表著越沉重的背後意義,有很多人不懂得尊重與愛護這片山水與我們生活的環境,所以還有什麼事情也會傷害這河流呢?
15分鐘的成果非常豐碩,怎麼辦!還有好大一片
生活垃圾占據絕大部分,所以我們應該減少生活中的垃圾量


下午我們回到了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利用圖畫紙,繪出了這四天來我們所觀察到的河川樣貌和周圍環境,不論是水、生物、環境都深深的刻劃在每位小腳丫的心中。但突如其來的請大家把自己精心繪製的河川圖剪成小塊,交換之後又重新拼湊回去時,好像永遠都拼不回原本的樣子了,就像被破壞過的環境,無論花多大的力氣修補,都是後人在修補,也拼不回去原本的獏樣,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洞見未來,那是不是更應該審慎衡量自己的所作所為呢!

四天三夜的2017小腳ㄚ走濕地在連續的大晴天中落幕了,有沒有在你心中留下什麼呢?不管是清涼溪水、神奇生物、課程內容、國王或小龜還是無法形容的熱,或是人與水的連結,相信在你們心中都會有你們獨特的感受,六年下來,得子口溪仍然不停的往大海流去,好像一切都沒有變化,但是其實每年來的小腳ㄚ都更快注意到環境發生了改變,我想,不斷進化的就是這群你們小腳ㄚ吧!所以未來我們又能持續為這大河做點什麼呢?答案一定就握在你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