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碳好幫手】一起來進行「樹木調查」,計算樹木的「固碳量」

  大家知道嗎,覆蓋在地表上的森林,為人類的生存環境提供了哪些多元的服務呢?其實,將造成溫室效應的「碳」固定在林木中,就是其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森林服務喔!一棵樹木究竟可以固定多少的「碳」?我們又該使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計算出樹木的「固碳量」呢?

  今天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的老師來到了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要帶大家實際體驗「樹木調查」活動,向大家說明樹木的觀測如何執行、固碳量是如何記算出來的喔!

  一早,待學員們都坐定後,先讓大家看看今天的調查會使用到的工具;有長的像大型游標尺的木製工具、還有和一般尺規數據不同的捲尺..等等,到底要如何使用呢?別擔心~讓老師來一一告訴你!


  根據研究,每立方公尺材積平均約可吸存0.25 公噸(相當於250公斤)的碳。想知道樹木的材積,就必須先測量出樹木的「樹高和胸徑」,再套入公式求得。算出的材積再去乘以250公斤就能得到這一棵樹的固碳量囉。而對樹木的這些觀測,也可以稱為「每木調查」。

  「每木調查」是甚麼意思呢?每木調查,就好像是「樹的戶口普查」一般,每隔幾年監測一次並建立調查資料。而上述的工具們,就是每木調查時會使用到的其中兩種好幫手呢!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樹木的固碳量除了會因樹種不同而產生差異外,也會依據生長環境、氣候條件、生長率及樹種等諸多生長因子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各種樹木計算材積的公式數據其實是不一樣的唷。

  今天就讓我們先來學習簡易的固碳量計算方式吧!看看我們可愛的小學員,自告奮勇來當老師的樹模特兒呢!下圖是在示範如何測量樹的「胸徑」。左邊像大型游標尺一樣的工具叫做「輪尺」,最大直徑寬度大約只到60公分;右邊則是「直徑割」,捲尺上是已經換算好的刻度,只要繞樹木一圈即可馬上知道直徑是多少囉。

  接著介紹的是測量樹高用的「測高桿」,有不同的長度,向上延伸後依測高桿上的刻度可得知樹木的高度。

  認識測量工具後,就讓大家走到戶外實際操作啦!

  學員非常仔細的確認測高桿上的刻度,同組的夥伴們也都認真的在幫忙指揮呢!不過下方右圖這一組的夥伴好像站得有點太近了,如此一來會因不容易精確看到樹木的最高位置,而造成測量數值的誤差唷!

  再來看看下面這一組,嗯~這樣的觀察距離可以較準確的看到樹梢位置囉!

  另一邊的夥伴正在使用直徑割測量樹的胸徑,每個人都聚精會神的操作著各種工具,這次的樹木調查體驗想必會讓大家印象深刻!

  在現實生活中,森林的資源調查是一項非常重要且神聖的工作。有了這些調查成果,我們就能夠更準確的分配和利用林木資源,劃設不同的林地分區,從事最有效率的保育或經營工作。而這些資訊也是在遭遇了天然災害或是森林被破壞時,該如何避險、求償..等重要議題的處理依據!
  讓我們再回到現場,大家已經完成測量了!拿著記錄好的樹高、胸徑數值回到教室,繼續下一個步驟,套入公式計算出樹木的「固碳量」吧!

  我們展示其中一組學員完成的學習單給各位參考,可以看見一棵高10公尺、胸徑0.3公尺左右的樹,所能固定的碳量約有186公斤。大家認為一棵生長了10多年的樹,這樣的固碳量算多還是算少呢?

  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家中的汽、機車,加油後拿到的統一發票上面寫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呢?剛好在課程的現場,學員提供了一張加92無鉛汽油的發票。上面註載著本次機車加油3.120公升,約排放了7公斤的CO2。如果換成汽車,加油量及排放的CO2量都是機車的10幾倍以上。而每天又有多少車輛會進到加油站裡加油呢?

  大家可以想像一棵生長了10多年的樹,固碳量大約只有186公斤。而人類每天從事的活動,又會直接或間接的產生多少CO2的排放?人類活動所製造出的碳排放量,已大於地球上森林的固碳速度,因此地球的平均溫度逐年升高,使得極端氣候的出現越來越頻繁。

如何降低碳的排放量,如何使林木、木材繼續發揮固碳的功能?這些問題,是每一位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人們都應該好好思考的!小小的體驗課程,希望讓大家對樹木的固碳功能有多一分認識,也能開始注意過度的碳排放所帶來的問題,進而更寶貝我們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