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談宜蘭海岸沙丘的歷史與人文

那守護人們的龜與蛇
隨太平洋浪潮拍打百年來
噶瑪蘭人於土地印下的足跡


第一節 台灣整體沙丘概況


        台灣的海岸環境可以說是十分多樣,地理課本上「北部岬灣、東部斷層、南部珊瑚礁與西部的沙灘」的印象,深植在每個人的腦海中,如果說古老的板塊是海岸的父母,那波浪和海風可以說是海岸的化妝師,用漂沙裝飾了它的樣貌。

        海風或波浪所搬運之泥沙,當其風速減低或受障礙物阻擋,在海岸地帶堆積而成的邱阜,通稱為海岸沙丘,而台灣地勢陡峻、雨量豐沛、輸沙顯著,加上颱風、季風與海風盛行,故海岸沙丘甚為發達(石等,1993),放眼望去,除了熟知的東北及西部海岸有發達的沙丘,東部也可見規模較小之沙丘。

  而台灣北部沙丘又可依不同特性,將其劃分為東北、北、西北三段海岸(水利局,1981):


此篇將聚焦於東北段海岸,亦為羅東自然教育中心身處之宜蘭地區來做討論。


第二節 宜蘭海岸

有人說,神秘而深奧的蔚藍海岸看似亙古不變,實則變幻莫測。

  俯瞰宜蘭沿海,沙丘與海岸線平行且綿延了宜蘭海岸,與其說是蛇,倒覺得與蘭陽溪如緞帶般一同繫在蘭陽平原,是送給宜蘭人的禮物。
宜蘭縣蘭陽平原海岸衛星地圖。
        上一節提到,宜蘭海岸因地形與季風營造擁有發達且廣闊的沙丘,濱海公路以東最為明顯,論規模和高度則是由北往南增加,尤其位在冬山河南岸的利澤地區,無論沙丘規模與型態都較為完整。從前的烏石港港口只是在沙灘旁的船隻停憩點,泥沙則順著海水及季風堆積在岸邊,2001年向外擴建人造堤防,進而造成突堤效應*,不久後,就將當時頭城海水浴場200公尺長的海灘消蝕殆盡,僅剩的沙灘也失去休憩的功用,乏人問津。


        對現今的人們來說,沙丘的含意是靜靜躺臥在海邊的那一片、夾帶零星海廢的沙地,是眾人親近海洋的一個平台;但當我們翻開歷史記載,工作、生活、居住甚至一個族群的遷移都與沙丘離不開關係。有人說:這樣狹小的一片沙地能有什麼樣的功用?海浪一個拍打,連沙地上的畫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他知道古時的地理樣貌肯定與今日不同,但又會有多大的差異呢?

        古時候的地理樣貌,可以從古地圖中略知一二,而一張地圖最重要的資訊,莫過於對該區的標註的「地名」。地名為代表某一地方或地形的符號(陳正祥,1959),而池永歆先生(1997)進一步加以詮釋:「地名,是人類對其生活世界中各種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加以命名所得的人文物」。因此,地圖透漏得不只是每個地域的名稱及界線,還能從中推敲出它被如此命名之原因。

        在1837(道光17)年序版《噶瑪蘭志略》中古地圖〈噶瑪蘭〉,在地圖下方對於當時沙丘的紀錄─「沙崙」,是現今蘭陽溪口北岸烏石港至蘭陽溪之區段。而當時海盜猖獗,清朝政府在沿海設立港口派兵戍守邊關,因此在海岸沙丘地利用上僅著重於海防的部分。
噶瑪蘭廳地輿全圖〉中除了有廳署所在的噶瑪蘭城,也標示了汛、砲臺、關等重要設施。

        再將時間點稍微拉近一點來到1852年(咸豐2),〈噶瑪蘭廳地輿全圖〉開始對蘭陽溪以南有沙崙的描述,規模最大且完整的利澤沙丘也在此時浮現,溪北和溪南因移民進入、佔墾的時間早晚以及情況不一,有不同的土地保護政策,因此清代對於兩地的瞭解有時間上的差異。且雖於1796年(嘉慶元年)便有吳沙及許多移民進入,但清廷直到1810年(嘉慶15年)才有設廳的討論。


        另外可以注意,沙崙鋪和過嶺仔十五里被劃設在一起,左邊的沙崙旁邊亦有,可推論此區皆為沙丘,且已開始有聚落定居,展開依海而居的生活。
內政部地理資訊服務網頁面。
        將航拍圖和古地圖作比對,除了沙丘範圍界定的不同,土地利用也有所差異,對古時的人們而言,沙崙的功用在於船隻的停靠、領地對外的防禦關口以及人們生活的區域,眾多的移民跟隨當時的政策沙崙進入到宜蘭,漢人在內地山區開墾,而外海的沙崙就保留給當時的原住民,也就是今日的噶瑪蘭族。而不論對歷史熟悉與否,都多少看過那些在歷史課本中的民族紛爭,這些曾經在沙崙生活的人們,都為宜蘭海岸增添什麼樣豐富的人文歷史呢?

第三節 從前的宜蘭海岸


傳說中,那些人們和那些他們所經歷過的事。

一、 沙丘原住民

        雖然宜蘭早在西班牙、荷蘭來到台灣北部時便被記錄下來,但住民具體地被書寫,還是要到200多年前漢人移民進入之後才可見。而宜蘭沙丘原住民,可追溯自5000年前,根據考古學研究,宜蘭的考古遺址分屬下列四種文化系統:


        而清朝、日治時期,官方因管理需求及學術研究而留下紀錄及調查,透過文獻及口傳資料的整理,便可見約200-100年前,噶瑪蘭人在宜蘭平原的分佈狀況。

19世紀初、20世紀初噶瑪蘭分佈示意圖〉


        由上圖可以看出噶瑪蘭人大至分佈的聚落數量及位置,而位在海岸沙丘上的有:打馬煙、奇立板、貓里霧罕、哆囉美遠、加禮遠、利澤簡、婆羅辛仔宛社、猴猴。這些族群都是從海上來到宜蘭,因此第一站就是宜蘭海岸沙丘,且半數的聚落都曾因南方泰雅族、太魯閣族侵擾,進而往北遷村。

        綜合上述,在18、19世紀外海族群─現今的葛瑪蘭族,與本土原住民─泰雅族、太魯閣族有著不少的摩擦,其實可以回溯到清領時期吳沙入蘭的那段過往。


        這一篇,我們瞭解台灣海岸沙丘的分佈與概況,並初識台灣最早期居住在沙崙一代的居民,下一篇將著重於清朝及日治時期的人群活動及政策,完整地討論沙丘帶人文資源。




資料來源

池永歆: <臺灣地名學研究回顧與地名義蘊的詮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第 23 期,1997 年。

陳正祥 (1959) :臺灣地名手冊,臺灣省文獻會,南投。

宜蘭縣史館陳文力館員授課內容。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https://the.nmth.gov.tw/nm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