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書人講古(下) 老羅東的庶民生活

庶民的生活點滴

   了解林業的過去,從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是個好的開始,你能在園區中找到過去人們於林場生活的蛛絲馬跡,穿過工人們居住的宿舍群後,你能看見大家喜歡在工作過後去運動的網球場;園區南側停車場的位置,從前更是大夥們喜歡聚集的林工之家,結束一天辛勞之後,大家會相約到林工之家一起看電影或歌舞表演,以撫慰辛勞的身心。
一天的辛勞結束了,總算可以下班啦。
(取自
2014年「林場開麥拉」活動紀錄照)


    不僅於此,羅東戲院最輝煌蓬勃的時期曾高達6-7家,羅東最早的第一家戲院叫做羅東座,位於現在的興東路及民權路交叉口,過去人們看完電影後步出戲院的歷史影像也被細心地保留了下來。


  這支富有歷史價值的影片,記錄著從太平山上運送木材送到竹林車站後,把大批大批的檜木運至貯木池旁推進貯木池裡存放的畫面。羅東儼然成為蘭陽溪以南最大的生活圈,甚至連居住在蘇澳的人都想移居到這裡來發展。

    讓羅東這麼小的城鎮發展而起的基礎來自於木材,有人說羅東人身上有檜木的味道,甚至連血液裡都留著檜木的香氣。你很難想像,過去走在路上,看到檜木的數量就像現在我們看見塑膠袋一樣地頻繁。檜木和人們的生活緊緊地相依著,大塊大塊的木頭在鉅寮仔間被裁切、人們拿著小刨刀去刨樹皮拿回家燒飯、燒洗澡水使用。




林業興起時,人們為了生活而打拼著。
(取自
2014年「林場開麥拉」活動紀錄照)

    有意思的是,你也能從食物的發展你也能看 出當時生活狀態的一些端倪。在林場的工作需付出大量的體力,林場肉羹及卜肉這樣高熱量的食物才有辦法填飽人們的肚子;隨著時代的變遷,因應著當時人們需求的食物變成現在旅人必吃的美食。

年代被抹去的柱子,抹不去歷史的記憶


    林業興盛,人民對於信仰就越發虔誠,羅東有許多當時做生意的商人們建造的廟宇。當時有一群嘉義木材商人聞太平山之名而來,賺了錢後集資搭蓋一座面朝太平山的媽祖廟,人們稱之「嘉義仔廟」;也有當地望族因自家敬仰的齊天大聖而興廟,在廟宇門口就能看見孫悟空的雕像,其內供奉了一尊猴面神像,和開台聖王、開漳聖王並列,和稱「三聖」。每一座寺廟,各有其特色及累積下來許多的故事。遊走於其中時,我們卻意外發現有人廟中的兩支石柱上,留下了明顯的刻痕。到底是誰破壞了公物?還是另有內幕呢?


     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山路三段的奠安宮媽祖廟,國民政府來台之後,要銷毀所有日治時期所遺留下的痕跡。早在日治時期就已興盛發展的羅東,在每座廟宇的梁柱上都能看見虔誠的信眾奉獻建造的日期,偏偏日期的紀載使用的是日治的年號。當時的官員們想著:「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廟宇通通拆光就好啦!但是這樣肯定會惹來難以安撫的民怨。有沒有甚麼方法能不拆廟,又能把那些日治時期的痕跡通通抹去呢?」政府便要求將廟中柱上的年號做修正,將大正年號通通刻掉後寫上民國;但近幾年來,台灣本土歷史思想漸漸啟蒙,人們認為將 過去的歷史留下是重要的,於是有了第二次的修改,重新將民國劃掉後,把大正年號謄寫回去。現在你到了廟裡,依稀能見到那被塗塗改改的痕跡,但我們知道這樣的塗改也改不了發生過的歷史,反倒成為人們口耳流傳的小故事了。

廟宇中也能看見這些對羅東影響極深的人們感念媽祖保佑,
買下當時最上等的檜木建造廟宇,留名於廟中的柱子上。

遠東旅社─林業商人投宿處

              遠東大旅社位於和平路靠近民權路交叉口,是羅東最早的大飯店,初為台北縣三重人士蔡寬諒所持有,名為「新興大旅社」。後轉賣給王能喻繼續經營改名「遠東旅社」,之後因為羅東木材業的興盛,談生意的人增多,旅社經營成績頗佳,成為當時羅東境內規模最大的旅社。後因旅館業興起,使遠東旅社風華不再,於民國六十年(1971)結束營業,之後曾租給六褔中醫診使用,其主體建築為三層樓之新巴洛克建築,即便現在看來依然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下班後的娛樂─羅東會館 &東雲閣大酒家

    認真工作也是為了要生活,生活中的休閒更不能少,因著林業的興起,除了生活必需的各樣店鋪林立,娛樂休閒的場所更是大為興起,在現在羅東中山西街及中正街這區域,人們稱之為拍賣街。拍賣街旁這一連棟的建築,過去曾是溪北溪南的人們一坐上三輪車,就笑瞇了眼說我們要去「Luodong」的羅東會館,當時是大戶人家藍家買下這塊地,建了南北兩排背對背的二層樓房,會館1樓分為14間店面分租予人經營商號,羅東木材商向藍家租了南邊這排房子2樓作為他們的娛樂場所,即為羅東會館。


到了民國四O年代,大大小小的娛樂場所越來越多,一個小小的羅東鎮竟然也有了40多間的大小酒家,當時最有名氣的當屬東雲閣大酒家,據說無論設備或美女都更勝於羅東會館。自從民國六O年代太平山不再繼續砍伐原木後,做生意的商人們就不再往羅東來,無論住宿飲食甚至這樣的休閒娛樂場所生意漸漸蕭條,東雲閣在民國八十九年(2000)停業,改為羅東農會南門分部

新林場意象─文化工場

       當你以為你已經逛完全台灣最小的城鎮,一個轉彎卻在純精路和南門路交叉處,看見十分前衛的建物。建築師以「羅東新林場」的概念當成自己設計的基礎,仔細地看看整個文化工場就像從前的鋸寮仔間一樣高大的棚子,抬頭往頭頂上看,彷彿能看見大型的機具準備載吊著檜木來回移動到定點,準備進行裁切;低下頭來地上有著彎彎曲曲的排水溝就像火車的軌道一樣。



     園區內融入許多元素象徵林場過去的樣貌,生態水池有著舊林場貯木池的意象,大面的牆壁即便是使用清水模為材料,也刻意地刻畫出木紋,使人感受到大片的水泥牆居然也有著木頭的溫度。大棚架旁的階梯、走道上的原木椿,代表太平山順流而下的檜木群。也因著公共設施的維護,特別大量使用耐候性鋼材及婆羅洲鐵木等材質,簡單、環保、易維護。



刻畫出木紋的清水模,冰冷的水泥開始有了溫度。

    刻意地將公共展覽空間拉到半空中,即便展場關閉之後,還是能讓人進到這樣的空間裡來休憩,活動。這種把空間還給居民的意念,點出了宜蘭公共工程「還地於民」的心願。

林場與羅東的關係之密切,即便林業早已退場,其留下給人們的故事及街巷中的歷史痕跡,使我們更深刻且踏實地感受到過去留下來的點滴,而保留下這些森林產業文化資源的羅東小鎮,則更有機會運用這樣的脈絡,踏著永續新林業的腳步,發展更多新的可能!


     高大的柱子,彷彿是聳立於太平山上的檜木
因著林業興起的羅東,要踏向怎麼樣的未來呢?


錯過上集嗎?

歡迎點閱下面連結!

聽說書人講古(上) ─ 因林場而興起的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