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小腳丫走濕地】和得子口溪相遇的精彩旅程!

  今年盛夏,中心教師們擁抱熱情的艷陽舉辦「2015小腳丫走濕地」,在7/14~7/17四天三夜的時間裡,領著全新陣容的小腳丫們巡訪宜蘭縣得子口溪上、中、下游。
濕地和生活緊密相關,大多數人卻陌生得很,面對一連串的河流冒險旅程,新一屆小腳丫們的小腦袋瓜又會冒出什麼古靈精怪的有趣想法呀?
(左)小水滴們骰出骰子來決定旅程下一站。離站前記得取一顆色珠串上「小水滴記錄器」。
(右)
比對全班的色珠順序,發現沒有一段旅程是完全相同的!
【熱身】大排長龍的白雲隊伍
  這幾天,我們即將跟著大量的「水」一路自山林奔流向大海,得先預演一下「水」的流動方向。

  眼尖的人應該有發現,上方左圖的背景裡,怎麼有一大群小水滴擠在同一站等著擲骰子呀?那一列人龍排的正是「白雲」小站,所有區域的水滴幾乎都可以透過蒸發或蒸散作用,逸散到大氣中成為白雲,經由凝結、降雨或各種降水現象回到地表,再進一步為人類所利用。

  很難想像吧,每天我們為了各種不同需求而打開水龍頭時,傾流而出的水滴其實都經歷了一大~~段的奇幻漂流,好不容易才進到水管、奔出水龍頭,為我們服務。這邊提供當天「小水滴記錄器」所記錄到的其中一趟旅程:植物--溪流--動物--土壤--湖泊--溪流--白雲--海洋--地下水--湖泊。
  你能夠為這趟獨一無二的旅程編寫一段精彩刺激的冒險故事嗎?歡迎寫在下方的留言和大家分享!

【出發】小腳丫去哪裡
得子口溪發源自雪山山脈的烘爐地山,匯集了八大支流、大排後,從竹安溪口流入太平洋。  

  小腳丫們在沿著得子口溪的主流從上游來到出海口,每次抵達新地點的首要任務,就是得仔細觀察四周,記錄環境變化;中心老師們也準備了一些水質檢測工具,讓小腳丫們親自搜查關於水質的各種資料。

【五峰旗溪】湍急又冰涼的水下世界!
  一下遊覽車,眼前人群戲水的景象席捲一股度假氣氛迎面而來,此處正是宜蘭縣有名的觀光景點之一:「五峰旗風景區」,也是得子口溪主流域的上游觀察點位。
大夥兒睜著好奇的大眼左看右看,將上游河段的環境記錄在各小隊的圖畫紙中。

  小腳丫們手勾著手進入溪水中,感受腳下傳來的強勁水流和冰涼溫度,一下子暑意全消。要在這樣湍急的水流中生活,一定得身懷絕技,才不會輕易被大水沖走吧!看看這些躲在石頭下的水生昆蟲們,諸如:石蠅、蜉蝣、扁泥蟲等,都有一副扁扁的身軀,讓自己能夠緊緊貼在石頭上。
  而激流中的台灣鏟頷魚、台灣石”魚賓”等,則都擁有運動健將的流線型身材;有些較勇敢的小腳丫被老師帶到急流裡,得特別花費注意力一邊抵抗水流衝力,一邊卻親眼觀察到魚兒逆流而上的樣子,心裡忽然都對這些小小的魚兒生起了敬佩之心。


【得子口橋】最後一分鐘釣起來的小白鱎
  第二天,大伙兒興高采烈的帶著自己早上做的釣竿,來到中游的得子口橋旁,躍躍欲試地想要一展身手。但別忘了,得先完成中游河段的環境觀察。
  「妳看這個氨氮的顏色好綠,好可怕喔!」
  「這裡面會有魚嗎?」
變化劇烈的溪流狀況讓小腳丫們議論紛紛,小腦袋瓜裡面想像著。

  中游的溪流狀況和上游相比,明顯已遭受汙染,對於水質比較講究的魚兒等生物,就沒辦法生存其中。譬如上游見到的石蠶蛾、扁蜉蝣、台灣鏟頷魚等,就只能在清澈潔淨、溶氧量高的溪水中生活。
  但還是有適應力較強的生物,能夠生存在像中游這樣稍受汙染的河域中,譬如小腳丫們排排站在河邊所釣到的「白鱎」。

  雖然不少人表示他把魚都餵飽了卻沒上鉤半條,但當天下午眾腳丫們還是釣起了8尾小白鱎,其中一尾還是宣布收竿前一分鐘拉起的,令大家驚喜萬分。

  當然中游河段還有其他魚兒生活在此,根據以往的調查,此區尚有紅胸鰂與泰國鱧棲息。生命力堅韌的紅胸鰂與兇猛的肉食性泰國鱧原來並非屬於台灣溪流裡的物種,某天被人類引進成為「外來種」,又不慎逃逸到野外環境時,河川從此開始上演激烈的「小白鱎生存大作戰」。

  每天,小白鱎得一邊和紅胸鰂爭奪有限的食物、一邊躲避泰國鱧追殺,而隨著人類對河川越來越不友善,原本已經有限的食物越來越不足,連棲身之所都遭受汙染而大幅減少、四處都看得見垃圾漂浮在周圍、阻擋去路......,以上幾點曾扮演過小白鱎和紅胸鰂的小腳丫們肯定心有戚戚焉。
那天晚上我們一起玩的「小白鱎生存大作戰」雖然刺激有趣,然而對於真正身處其中的小白鱎來說,這是每天都得面對的致命挑戰,一但上了天堂區,可就永遠回不來了......。

  這一段上游到中游的變化如此劇烈,隨著人類活動越加頻繁,得子口溪不但漸漸人工化,生物們的生存環境也一下子變得嚴峻,身為小腳丫的我們,可以為得子口溪做些什麼呢?

【蝦塭&海水供應站】越來越稀少的珍饈
  若試著觀察得子口溪下游地帶的地圖,會發現一大片又一大片的養殖魚塭佔據了這個河海口交會地帶。因此第三天一早,我們特地去拜訪了其中一處魚塭,以及供應魚塭水源的「海水供應站」。

  養漁人家非常講究水質,每天不同的天氣變化都有可能造成水質改變、影響收穫成果,所以小腳丫們這次作的環境觀察可是漁家日復一日的例行公事,而且是細微到連氣溫的升降、風的方向都要仔細體會喔!

  什麼!既然水質那麼重要,那中游河段的那些有點汙濁的河水,不就會影響到這些魚塭了嗎?
  說得沒有錯,雖然這些魚塭並不直接引用得子口溪水來使用,而是取用經沙層過濾的潔淨海水,但若支流沿岸的各種廢汙水毫無節制的排入溪裡、流入大海,會不會總有一天,就連抽取上來的海水對魚塭裡的生物來說都很危險了呢?

  海水供應站的鄭叔叔告訴我們,台灣的養殖技術歷年來不斷在進步,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厲害,但養殖產量卻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台灣甚至曾經有「養蝦王國」的美名,卻短短5~8年就宣告結束)。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但很大一部分都必須歸咎於環境惡化。

  往後各位小腳丫和家人一起去採買食物的時候,可以試著訪問一下爸媽或老闆,最近幾年買到的蝦子、魚兒等海鮮,是不是有越來越小隻、越來越昂貴的趨勢阿……?(不只是養殖,就連漁撈的海鮮也有這種現象!)

為濕地做件小事
  還記得在得子口溪出海口的「竹安溪口」,小腳丫們發揮幾天來所學,自己在人工礁岩和泥灘地上觀察到好多長相有趣的螃蟹、回收親手佈置的蝦籠陷阱,聽說了沿岸魚兒都有各自的生存絕技與故事;小腳丫們也都記得,牠們都和密密麻麻的垃圾天天為伍。回想上、中、下游,垃圾幾乎無所不在!  
最後一天,大家決定挺身而出,為這幾天帶給我們許多歡樂的濕地做件小事──淨灘!

  「這是誰丟的垃圾阿,害我撿得那麼辛苦!」
  「好多塑膠碎片喔,根本撿不完!」
  陽光下認真的小臉沁著汗,忙著撿垃圾的手停不下來。
  「奇怪,為什麼來海邊的人都這麼愛喝飲料呀?」

  為了釐清這龐大的垃圾量是怎麼出現在海灘上的,小腳丫們依不同用途將垃圾進行分類,赫然發現統計量冠軍竟然是「日常生活用品類」,舉凡沐浴乳壓瓶、破碎的花瓶等都出現在垃圾堆中。這些線索指出一個方向:這麼多垃圾並非全是到海灘玩樂的人丟棄的,我們平常亂丟的垃圾會經過排水道進入河流、沖入海裡,再被海浪推上岸!

【歸程】做對選擇,收起藏在生活中破壞環境的「剪刀」
  在眾腳丫吱吱喳喳的討論過程中,大家共同完成了得子口溪上、中、下游全圖,把這幾天見到的台灣鏟頷魚、小白鱎和招潮蟹都呈現其中。

  這時突然要大家把自己的作品一刀一刀剪開、交由別組拼貼回去,卻發現,就算花費很多時間、仔細比對黏貼,得子口溪都還是坑坑疤疤、無法恢復原來的樣子了。

  常常我們在生活中的小動作,例如:隨手扔的一包垃圾、每天大量使用的沐浴乳、洗碗精等各種清潔用品,都像是生活中無形的「剪刀」,慢慢地對環境構成破壞卻不自知。雖然我們沒辦法不洗澡、也不可能留著髒碗盤,但我們可以選擇更環保的生活用品、盡量減少自己製造的垃圾量。看起來很一般的小動作,所有的人一起做就可以累積成很大的力量。

  無法修復的環境令人沮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破壞。課程中,小腳丫們也曾經七嘴八舌的討論出很多項可以落實在生活中的小撇步,其中有許多更是我們本來就朗朗上口的,但,我們曾經放在心上認真地執行過嗎?
  如果還沒有,那麼,在和美麗又迷人的得子口溪玩耍過四天三夜後,你願意開始一起來實踐嗎?


2015小腳丫走濕地【活動相簿】
請點選日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