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森林大解密,破解水土秘密

        水災、旱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是台灣人們共同的記憶。這麼多水土災害發生,常常造成嚴重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如何防範災害的發生,也是大家必須共同面對的事情。

要防範水土災害的發生,就必須先瞭解它發生的機制,對症下藥,以減少災害發生的機會。跟著羅東自然教育中心一起用玩遊戲的方式,認識防災吧! 




遊戲一:積砂成塔

五彩的串珠,在直徑20公分的圓圈中,你能堆多高呢?有伙伴用手框範圍,有伙伴一小撮一小撮堆,不管怎麼堆,上方的串珠總會滑落下來,但終將靜止。大自然的土壤,也有它最舒服的堆放方式,滑落後土砂靜止形成最安定的狀態,我們稱為「安息角」。如同森林中,當山崩、落石等自然風化現象發生時,崩塌後土石會堆疊成穩固的樣貌,時間一久,植物又在崩塌地上生長。



串珠怎麼堆,它都會滑落,直到它最穩固的樣貌。

重新發給學員開了縫的塑膠盆,在盆內同樣進行串珠堆高,盆內的串珠有了塑膠盆邊緣的支撐,果然堆得很高,但當串珠堆疊過多,大量的串珠卻撐開塑膠盆縫隙,傾洩而出。遊戲中的塑膠盆就好比防災擋土工程,可以支撐較多的重量,但擋土工程上的洩水孔,終究不比土砂的高透水性,當下起雨來,承接過多雨水,或支撐太重的房舍建築,工程也有它保護的極限,當這安定狀態被破壞時,它也會崩塌或重新堆疊成它最穩定的方式。

遊戲二:行水大哉問

水瓶倒水也有大道理,不同瓶徑的水瓶,同樣把瓶底剖開,我們用一樣的速度從瓶底倒入,水瓶中的水發生什麼差異呢?夥伴們發現,大瓶徑的水瓶能涵容較多的水,雖然瓶口不大,但都能慢慢的排出;小瓶徑的水瓶,瓶口宣洩水流有限,水一下就盛滿,且溢出水瓶。問問大家為什麼會這樣?大家都知道是因為小瓶子的容量太小,水才會裝不下。



        

水瓶的空間及容量就好比河川中,水流流動的空間,在河水的搬運堆積過程中,創造出大片的河灘地,平時雖然沒有水,但這空間都是洪水來臨時,容納大水很重要的地方,當我們束縮了河道,為了不讓大水溢淹,我們蓋了堤防,但堤防保護程度比起自然河道終究有限度,我們又留了多少「行水空間」給河川呢?

遊戲三:保水大作戰

不同的土地樣貌,對於水的保水能力有什麼差別呢?透過坡地模型的實驗來看看吧!三個模型分別表示人工鋪面(水泥覆蓋)、耕作農地(裸露地)及自然覆蓋(草生地),大夥分別在模型裡加了10公升的水,這些水流過不同的地貌,會發生什麼事呢?

坡地模型:草生地()、裸露地()、人工鋪面()

實驗不NG,一鏡到底


水泥覆蓋讓大部分的水無法流進(入滲)到土壤中,快速的往低處匯集;裸露地及草生地則涵養多數的水且慢慢釋出。這就好比當下大雨時,在人工鋪面較多的地區,大洪水很快速的流過匯集在下游低地,讓居住在低地的人民很快的面臨洪水成災的風險,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應變及避難。


流過模型的水呢?比較各個模型排出的水,裸露地的水體中夾在了大量雜質與有機物,是深咖啡色[1];草生地排出的水,則是半透明的茶色。一樣的覆土,怎麼會差異這麼大呢?原來是草生地的土壤中,植物根系固結了大部分的土壤團粒,減少水流過時的搬運,而裸露地則沒了這層保護,相同的當面臨大雨時,裸露地的土砂更容易被雨水搬運而改變地貌,增加災害發生的風險。

實際比較,裸露地跟草生地的排水濁度,「黑咖啡」跟「茉莉綠茶」(大誤@@)

森林就好比特大的草生地坡地模型,林木根系固結土壤,防止土沙沖刷,也涵養水源,慢慢滲出,樹冠層及落葉堆有能減少蒸發散,在防災上幫助甚大。

遊戲四:彩妝大地

同一塊土地,經過50年的發展,變成怎樣了呢?伙伴們一起在方格地圖上刻畫出新的世代。新世代中,因為人口的增加,為了滿足居住的需求,聚落擴張了;為了養育這麼多人,農地也增加了。但土地就這麼多,是什麼區域消失了呢?是森林?是濕地?還是草原?如同【保水大作戰】的遊戲中得知,每一種自然環境的改變,對於土壤保水的能力都會造成改變,人工化的過程中,越來越多雨水,沒有辦法被保留在土壤或環境中,快速排出,增加下游水道排水的壓力,當排水系統無發宣洩這麼多的水體時,水災就發生了。



有沒有一些人為的利用方式,卻能減少過多的雨水排出呢?如留存森林環境的遊樂方式,直接保留大自然防洪減災的能力?或在都市或聚落環境,採用透水的鋪面材質,增加雨水能入滲的範圍,讓降水多停留一點時間,就是多一點時間應變,多一點空間防災。

現實世界的狀況,只是方格數與排水量的計算嗎?當然不是!高山地區的住宅,絕不只是一格住宅區的增加!山坡地上新增加的載重,民生維持系統(水、電、道路)也必須延伸的山區林地,都是切割與中斷坡地排水能力的兇手;河川行水空間的開發,不也是與水爭地的行為嗎?農田區新建的高級農舍,減少了農田原本涵容水體的空間,也加重農田排水的排水壓力,這些都是人為利用不當增加災害發生的機會,如果能夠杜絕這些行為,不也是防災的具體表現嗎?

遊戲五:防災不分你我他

想一想,當一次水土災害的發生,除了無法控制的天候因素,可能跟誰有關係?是產生損害的人?週邊區域超限開發的人民?災害防救的警消單位?應該透過各種策略保護國民的政府單位?還是因為創造出消費市場,助長不當開發的所有消費者呢?你會發現一次災害的發生牽涉之廣,防災不分你我他。


大夥分別扮演這些利益關係者(Stakeholder),共同透過綿繩拉起橡皮筋,提起水罐,度過重重關卡,邁向終點。過程中你會發現,任何一個角色將橡皮經抽離,水罐都會掉落打翻。這就好比災害發生的過程中,跟每一個人都有關係,不管是你從中扮演什麼角色,都必須透過不同的手段與方法,降低災害的損失。



防災路上,化被動為主動

經過不同的遊戲體驗,我們了解了水土災害發生的機制,可以透過根本的方式減少災害發生的機會。我們可以怎麼做呢?長期而言,不讓人為活動變成災害發生的導火線,直接防止災害發生,也必須了解到,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氣候考驗,有時候發生超乎難以想像的氣候事件時,還是會有災損的風險,也因此除了透過長期投入的防災工作,也必須了解到很多工程手段無法達到『零災害』,而是在降低災害發生的頻度、規模的「減災」作為,必要時我們必須進行「避災」,如透過網路、行動APP[2]時掌握氣象、水情資訊,透過遠離危險源,保護自己的人生安全。

防災森林大解密 活動相簿】https://picasaweb.google.com/ldnec0705/20140621


[1]為了模擬農地狀態及降低模型間土壤差異,坡地模型使用「有機培養土」作為模型覆土。
[2]相關氣象及水情為政府公開資訊,可參考中央氣象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經濟部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行動裝置可參考:行動水情APP生活氣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