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關鍵報告,看熱鬧也看門道

   二天活動下來,相信大家心裡都是滿滿滿。從第一天的野外調查,到第二天的歷史與全球觀點,面對同一片森林,我們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在林務局南澳樹木園區,我們開始了二天的研習。


  請你想想,和森林或樹木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化身為面對森林開發的三位苦主(林鵰、苦花魚和林勇民先生),森林對他們而言是什麼樣的存在。像濾水器、像育嬰房、像餐廳或是像遊樂園?
  要有效進行森林分區利用,第一步得先了解森林裡的林木組成。
  以10公尺*10公尺的範圍作為調查的樣區,需要調查樹木在樣區內的分佈、樹高、樹冠幅,當然也要知道這棵樹的名字。 

  學會運用各種測量儀器,有助調查工作的進行。

  名為「野帳」的記錄紙,是記錄野外調查的基礎資料的重要工具。
  調查完畢後,解讀和詮釋基礎資料,讓我們更知道森林的秘密。
  從冠幅計算森林覆蓋度,從徑級圖推測林份的蓄積量,你的預測和實際的計算結果一樣嗎?

  找來實際進行森林資源調查的工作伙伴,從他們的親身經歷與分享,我們方才明白山林工作是如此艱辛與困難,但也有大自然送你不為人知的美景與奧妙。
  如果你是森林的管理規劃者,你要怎麼利用轄區的森林呢?國土保安區、森林遊樂區、保護區(或保留區)或者林木利用區呢?做一個決策者,真的很不容易呢。

  來到第二天,我們搭乘森林時光機和任意門,一起看看森林的歷史、放眼全球六大洲的森林資源利用情形。

  從地圖上與森林有關的地名命名,不難想像我們與自然資源之間的緊密關係。

  拿到森林利用小卡,找到和自己同一時期的伙伴,一起看看在遙遠的過程,我們是如何運用森林資源?森林資源又對歷史上的我們產生了什麼重大的影響呢?串起不同時期的年表,把時間軸拉大,和森林資源利用有關的重要轉變在此年表裡一覽無遺。
  再來我們放眼全世界,在1990年、2000年、2010年這每十年間,六大洲現況與森林資源有什麼變化?我們如何在一堆數據中,找到想了解的問題,找出我們要的答案,運用圖表把全球森林資源利用的發展趨勢讓伙伴們一目瞭然。這雖然是個複雜的議題,但藉由連結這些圖表,我們好像對六大洲的森林利用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新建峰製材廠的參觀活動帶出了木材加工的過程,感受到老師傅幾十年的真功夫,這些來自美國加拿大的木材,在這裡加工處理後,將變成柱子、木板等不同規格的木製品運往日本蓋神社去了。這樣的商品哩程其實很耐人尋味,我們沒有答案,但不知道大家怎麼想。
  看完過去,放眼世界,也親眼見到製材廠因應時代所產生的轉變,再來用不同時期的新聞消息重新檢視人們在森林利用價值觀上的差異。同樣是「林道」的新聞,在民國50年被讚揚是利用森林資源最方便安全的道路,到了民國80年,卻被評批為是血蛭,無情地掠奪森林資源。考量當年的時代背景、人們的生活條件、政治與經濟的發展,森林資源的利用方法雖然有百百種,但人們的價值觀卻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也因此在當時有了與現在不同的決定。
  最後請你想想,如果你擁有一座森林,所在不同時期的你應該會有不同的利用態度吧。現在的你對森林利用的價值觀是什麼呢?未來的你會不會又有不同的想法呢?

  二天的「森林關鍵報告」結束了,這是和以往有點不一樣的成人課程。
  課程結束了,你把什麼東西帶回家了呢?森林調查的技能?詮釋與解讀資料的能力?化身為山林資源規劃人員的綜合考量?台灣在森林資源利用上的歷史變遷?全球六大洲的森林資源變化與相互之間的影響?新建峰製材廠裡老師傅的專業身影?還是新聞資料裡那五六十年代的歷史氛圍,以及不同於現代的價值觀呢?
  相信經過這二天的課程,你將開始用不同的角度解讀你眼中的那座森林。如果有機會,邀請你和我們一起想想未來,在你期待的美好未來世界裡,人類與森林之間會是什麼關係?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才能抵達我們美好的未來世界呢?
  我們現在沒有答案,但會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森林的訊息。那你呢?

 參考資料:
2011世界森林現況下載State of the World's Forests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