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活館-山上人的黃金假期-運動會


運動會是人山人海的狀況。圖片攝自森活館。

日本人,除了是開啟了台灣這段伐木歷史的重要角色之外,也在台灣早期的基礎建設及調查上面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例如:人口、自然資源、地形等等的普查),除了這些以外,其實日本人的一部分的生活習慣和文化,也在他們這五十年的統治當中,慢慢地深植到台灣人對於過去的認同感裡頭。

過去於太平山一帶從事伐木工作的人,休假制度等福利其實沒有像現代工作這麼的完善,而大家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週休二日,在當時更是想都不用想,除了工作內容既定的休假天數之外,就只有每年的幾個大節日,例如:過年春節、中元節等才能夠放假了。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運動會」這個節日便以促進員工健康以及活絡工作氣氛之名,行放假和吃喝玩樂之實,很自然地從日本人的習慣中被帶入伐木生活的文化裡頭了。
運動會,說起來其實就是山上人的黃金假期,整個運動會為時七天,在白天的時候會舉辦一些球類、體能和趣味競賽等項目讓每個員工分組去比賽,其中最讓人注目的就是體能的部份,既然能夠稱作體能競賽就表示一定有過人之處,沒錯!看看底下那張照片!這群林場的員工竟然背著好幾十公斤的沙包在跑太平山的中央階梯,這絕對是現在人們難以想像的,我想不論是誰都不會想在運動會參加這項比賽吧?從運動會也可以看出以前從事伐木工作的人,體能上面必須是要有個幾把刷子以上,才能夠勝任林場這種勞力需求相當大的工作的。結束掉白天運動會之後,到了晚上不但不收攤走人,反而是擺下一桌桌的筵席,大家就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起來,就這樣一直熱鬧一整個星期,等到「黃金假期」一過,大家就拿出滿滿的活力,繼續地為生活打拼!

十幾公斤的沙包,挑戰山上人的體力。圖片攝自森活館。

這其實也是一種激勵員工的方式,透過分組競賽的過程,讓大家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去達成,先從通力合作開始讓大家產生對團隊合作的認同感以及向心力,然後再藉由完成目標獲得最後的成就感,而不是只是單純地定出「勝負」兩字而已,晚上的酒宴也是為了犒賞大家運動會以及平時工作的努力而辦,於是最後整個運動會的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都會變成一種正向的肯定,是不是很有趣呢?

一直到了現在運動會都還是以不同的姿態在各地舉辦著,不論是學校機關或者是企業單位主辦的,如果你有機會參加成為當中的一員的話,不管你是被迫或者是自願,既然參加了就要全力以赴,過程中如果累了就想想林場運動會的員工可是都背著沙包在跑階梯呢!應該就會好一點了,或是想一想到達終點的那種成就感以及晚上的犒賞聚餐,或許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運動會的項目各式各樣,圖片攝自森活館。 

不曉得現在各式各樣的運動會對於大家的意義是什麼,但我想,對於那群山上人來說,它除了是假期來臨的代名詞外,也同樣是活絡彼此情感的重要的連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