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小火車Part4】火車之謎最終回

上一集我們提到還在認真服勤的柴油蹦蹦車,鮮黃色的車頭讓老太平山人的記憶來回奔跑在山林之間。今年暑假館主曾公出到太平山上,循著2.3公里蜿蜒的五分軌道,領我們來到太平山林業的重要據點「茂興」,意即林象茂盛之意,現在己經規劃成為「茂興國家步道」,單程走完約40分鐘,來回一趟做足森林浴,不僅可以讓人強身健體,天然芬多精和清新空氣還發揮美容奇效,館主那一整天不只臉不泛油光、皮膚還會緊緻透亮些,有機會上太平山上的遊客們(尤其是女性同胞們)一定要去體驗一回!
*茂興國家步道入口處(攝自「MIT台灣誌」節目)

館主漫步在鋪滿碎石的鐵軌上,碎石「夸啦、夸啦」在腳邊發出聲響,國小曾經身為糾察隊的館主,自小便觀察仔細,這時突然想到:「不對啊!國小老師不是有警告過我們不能在鐵軌上玩遊戲、堆石頭嗎!這下可好了,滿滿的石頭在這裡做什麼呢?為什麼山裡的人要大費周章把石頭運上山來?」

 火車謎3:你知道鐵軌上為什麼要鋪滿碎石嗎?

*佈滿碎石的火車鐵軌(攝自森產館小火車模型區)

提示1:分散風險

我們聽過「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句俗語,告訴我們凡是不要只孤注一擲,有分散風險的概念才有更大勝算,去逛逛菜市場上也會看到很多高級水果為了避免被重壓受傷,都會再加套一層保麗龍網,這是一種分散外力、減輕受力的方式,而石頭對於火車的運輸也是扮演一個分擔重量的角色,只是怕被重壓受傷的不是火車,而是地面。

因為火車不僅車體本身頗具重量,他的載重也相當大,我們想想滿滿整車廂的乘客、行李,或是早期的巨大神木,如果軌道和地面的接觸面積過小,相對它的單位面積承擔重量就過大,地面受不了這麼大的重量,就可能發生可怕的沉陷。所以為了增加接觸面積並固定鐵軌,不發生軌距不平均的現象,影響火車行駛,我們在鐵軌下排列整齊的枕木。但是木頭容易潮濕腐爛,若是在枕木間鋪滿石頭就能方便吸濕排水,拉長枕木使用年限,這些小兵立大功的碎石,有個專有名詞,叫做"道碴" (Ballast,另一工程學名稱為"級配")。道碴的功能很多,當然除了為枕木「吸濕排水」,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防止地面受重下陷」的緩衝工作,把枕木鋪設在道碴扎上,使火車上的重量層層疊疊傳遞,首先通過鋼軌傳到枕木,再由枕木透過道渣傳到地面,使鋼軌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增大,單位面積上承擔的重量就小了。

道渣的功能如下:

1. 支撐地面承受火車的重量
2. 增加排水吸濕,避免枕木腐爛
3. 在火車高速通過鐵軌時,可以吸收噪音及吸熱
4. 減少軌道上塵土堆積,滋生雜草

另外,常坐火車的人應該對鐵軌上的道渣有些印象,許多人會看到紅色的道渣,尤其在火車站內更為常見。道渣之所以會變成紅色,是因為火車在行駛時鋼輪和鐵軌會不斷的磨耗,以及煞車時的摩擦都會產生很細小的鐵屑飛附在道渣上,一段時間後鐵屑跟空氣中氧化,就是所謂的生鏽,於是彩繪出這些漂亮的紅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