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產館-流籠索道,早期的運材纜車

太平山的運材方式相當多元,民國十三年之後使用的,除了大家較為耳熟能詳的平地的森林鐵路以及山上的蹦蹦車之外,其實最特別的就屬這個「流籠載運」了。有別於阿里山以及八仙山林場的運材方式,太平山林場以土場為轉運的分界點,區分為山地線與平地線來運作。平地運材使用的部份即為大家熟知的蒸氣火車,而山地運材的部份則是利用流籠索道以及蹦蹦車道,兩者相互串連往上一直延伸到伐木地區。過去阿里山所使用的運材軌道,因為搭建困難度的關係,通車之後便在國際的舞台上名聲遠佈。但是因工程浩大,耗費的財力、人力和時間也相當可觀。於是為了節省資源,結合各種運材工具來運送木材才是相對事半功倍的,也因為如此太平山的運材作業才會如此地多樣化,今天就來介紹在其他兩個林場較難看到的流籠載運吧!
流籠索道的架構,是分別先在兩座有著高低落差的山頭上面,架設ㄇ字型的流籠站,流籠站裡頭分別會繫有兩條鋼索,一條運送木材下山,同時另一條則專供搭載人員的流籠上山使用。載運人員上山的流籠的動力則是來自於木材下山時所產生的重力,換句話說如果上面沒有木材下山的話,另一條運送人的流籠就沒有動力往上爬升了。因此遇到山上沒有下運木材的時候,想要上山的人們也只能夠用雙腳攀爬,而原本搭流籠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就能夠抵達的山頭,恐怕得要用好幾十倍的時間才能夠到達。不過這個情形在伐木的中晚期獲得改善,當時重機械大量地進入太平山林區,後來所有的索道都改用柴油引擎牽引,自此之後,流籠的往返就不受這些條件的限制了。
在當時來說,流籠是個上山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一趟可擠上個十幾人不成問題,在小小的籠子裡的氣氛就如同現在尖峰時段的捷運一般,大家緊貼著彼此絲毫動彈不得。不過穩定度及安全度可就沒有捷運那麼好了,當流籠往上爬升的時候,車廂會略為向後傾斜,最先進去的人承受擠壓的力道越大,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乘客只要是老弱婦孺,進流籠的順序就必須要擺在最後。換成現在的角度來看,或許很難想像當時的感覺,兩端的流籠站以及流籠車箱都是用檜木造成的,然後只憑著看起來不太堅固的纜線,就將人這麼地拉運上山了。

每每和坐過流籠的老大哥、老大姊們聊到這段經驗,他們每個人無不是說這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珍貴記憶。景象隨著流籠的攀升而開展於眼前,伸出雙手卻掬不住的半點雲霧,從全身的毛細孔滲進去鑽往心口,最後在腦海裡面繚繞。我看沒機會體驗的我,也只能這樣想像了吧。
照片均轉載自: http://forestfarm.myweb.hinet.net/ 被遺忘的台灣大元山森林開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