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們搶救水蠆大兵

水蠆(ㄔㄞˋ),是蜻蜓及豆娘稚蟲的名稱,稚蟲時期主要棲息在水中,以捕食體型較小之水中生物維生,像是蝌蚪、小型魚類或水生昆蟲,都是它的食物來源,水蠆獨特的覓食方式,係利用其特化之下顎『臉殼』,伸長捉取目標,將獵物拉回嘴前,好大快朵頤一番,但面對臉殼射擊範圍外的目標,水蠆還擁有另一項高超忍術。


 蜻蜓的稚蟲棲息在水中,倚靠其腹部中的直腸鰓進行呼吸,由尾端將水吸入直腸腮內,過濾水中氧氣,再排出腹水,反覆吸排以進行呼吸,且這用以呼吸的器官,還具有攻擊及躲避的功能。利用直腸鰓呼吸的方式,當水蠆發現遠方目標或遭遇危險時,會收縮直腸,將直腸內積水快速排出,形成一股衝力,快速移動到目標前,或逃離危險現場,水蠆快速推進的方式,不虧為水中疾行突進的高手。

但擁有一身高超忍術的小小水蠆,在面對外在環境,也有生存上的壓力。紅娘華、水螳螂、田鱉等體型較大水蟲的捕食,但自然生態的食物鏈,是能量的移轉,也是生物族群汰換的自然機制。
食物鏈的能量流轉,由生產者轉移至初級消費者,在轉移至層級較高的消費者,水蠆在水中亦會遭受層級較高的消費者捕食,如水中的魚類,絕大多數是雜食性魚種,當蛋白質缺乏時,仍會捕食水蠆補充食物來源。

水蟲覓食及魚類捕食雖會造成水蠆數量少,但終究是自然界中的食物鏈,仍會維持族群基本數量,當層級高的消費者族群數量過大時,其食物來源的低級消費者數量驟減,在缺乏食物的情況下,層級高的消費者數量則降低至食物來源足夠供給之數量,能量以此循環輪迴。但當外在力量介入食物鏈的輪轉,則會破壞生態系的平衡,人為捕捉是造成生態系失衡的一種方式,不當的飼養方式及肆意捕殺,除使水蠆數量減少,亦影響與水蠆相關之食物鏈族群平衡。
對水蠆生存影響最大的,仍屬水質污染,水質污染造成整個生態棲地遭受破壞,由生產者至消費者無一倖免,且當水質無法獲得改善,棲地生態永無回復的一日。
庚寅年秋初,我們化身成小小水蠆,運用水蠆特殊的水中忍術,準備逃離水中環境的各種危險。
垂掛的吊牌,分別表示著水蠆所面對的各種不同生存危機,學生將扮演小小水蠆,利用加水的小汽球,氣球彈力收縮,將球內的水噴出的方式,模仿水蠆直腸鰓噴水逃離危險的忍術,擊中垂掛的危機吊牌,以逃離危險區域。
 
 生態系中食物鏈的影響,水蠆仍可維持一定族群數量,所以吊牌的位置較近,但擊中分數較低;相反的人為捕捉及水質污染,對於族群數量及整體棲地的破壞,影響卻十分遠大,所以吊牌距離較遠,但擊中分數卻較高。


小小水蠆就定位,一起射出水球內的水,準備逃離危險。

水球內的水好比水蠆直腸腮的水,一但射出殆盡,便失去衝力,以致無法逃離危險,所以非到重要關頭,水蠆不會輕易將腸內積水噴出,今天的我們扮演的小小水蠆也是這樣,一人只有一次逃離危險的機會。


面對環境的威脅,水蠆只能被動面對,一但超過他所能負荷的程度,縱使他擁有一身高超水中忍術,族群數量也會受到影響,水中其他的生物也是如此,他們並不像人類一樣,擁有較高的環境適應能力,人為影響及棲地破壞,終會改變生態系的平衡,變的支離破碎。這次的「搶救水蠆大兵」遊戲,除了好玩,也讓學員了解,一點點的環境變化,對於水中生物而言,都會產生碩大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