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羅東自然教育中心擔任志工,協助中、小學生的林場戶外教學,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巨大「松蘿」的旅程。經常前往它廣闊的孕育地:太平山,進行生態與人文發現之旅。它扮演供應者的角色,不僅豐富了太平山的生態,更繁榮了羅東商業發展。時代更替與觀念的演進,促使林務局的角色扮演,轉變為環境維護者、生態保育者。現在他們用既有專業知識,提供環境教育,協助落實學校的基礎教育。志工群在這一階段加入,提供不同領域的經驗,使自然教育中心的課程運作,更為細膩深刻,學員的收穫更為充實。
近年我悠遊於步道,對生態觀察怡然自得,中心推出專案的步道活動,只要時間允許絕對配合,所以大南澳古道踏查,連探勘總共走了三趟。「南澳」面臨太平洋,南以大濁水溪與花蓮縣秀林鄉為界,背後倚靠超過兩千公尺,直接入海的中央山脈。長期受限天然險峻地勢、短淺的腹地、不便的交通條件,一直處於半封閉的狀態。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要交通條件改善了,它將會是宜蘭最具發展潛力,新興的生態旅遊區域。 「朝陽步道」最為大家熟知的景點,現在登龜山賞日出、聽濤聲,享受暖洋洋的日光浴,就是漫步朝陽步道最愜意的玩法。秋冬季節經過大頭茶純林,遍地掉落雪白的茶花增添不少詩意。步道的整修改變了漁村的經濟結構,讓即將沒落的魚村,逐漸轉型成為觀光景點。這是林務局進行社區林業政策,成為社區新夥伴的最佳典範。
曾經路過朝陽路上「羅大春開路紀念碑」,無法聯想是開哪一條路?今年參加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大南澳踏查紀」活動服務,協助介紹生態環境。學習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程中聆聽廖英杰老師詳細人文解說,回顧百餘年前因文化認知不同,而造成「牡丹社事件」。日本軍閥藉口爆發第一次「中日戰爭」,清國政府才體認台灣的重要,積極建設、經營「後山」。由羅大春率軍開闢的「蘇花古道」,北起蘇澳經東澳、烏石鼻、南澳到花蓮新城的山徑步道。由於原民部落的反抗難以維繫,約一年多就陷於荒廢的狀態至今。
樹身都朝南方謙卑弓著軀幹,樹冠層整齊得像是被剃刀修剪過。跟學員介紹,這是大自然風剪效應,強烈的東北季風長年吹拂,整座海岸森林樹冠層,新葉為強風折斷,因此沒有特別高大的樹。 對面標高才八百公尺的東澳嶺,它除了是5中央山脈的起點外,最主要是嶺上有個「一等三角點」,登頂有四十五公里遠的眺望視野,吸引山友們千里迢迢探訪。烏石鼻岬西側的東澳灣,海灣狀似凹型港澳,全長綿延約兩公里,從觀景台眺望著優美的弧型海岸,沙灘與礁岩組合而成,柔美的白浪輕拍著恬靜的沙灘,真是叫人流連忘返。
轉身繼續進入步道,大約十分鐘時間,登上稜線上的休憩平台,此時大頭茶、野茶的花朵盛開,冬天少有如此大量的蜜源,幾乎把東海岸的大、小蜜蜂全吸引過來了。我提醒學員面對蜂群的騷擾,要耐心走動閃避牠,除非你有絕對的信心,可以一掌將牠斃命。萬一失手遭到蜂群攻擊,大家只有一路滾到朝陽社區逃命!
到這裡只有一公里路,已經看完步道主要的精華,接著進入成熟的原生闊葉林裡,生態景觀為之一變,耐陰的植物成為森林主體。繼續三公里的下坡步道,我們探訪舊蘇花公路文史,過時的防禦碉堡,仍然堅守崗位看守著舊路。這一路直達酒保路,進入天后宮完成今天行程。- 留言者: forestrange
- Email: forest-ranger@umail.hinet.net
- 網址:
- 日期: 2009-12-08 20:56:26
鍵盤手一下子敲太多字
如果看到眼睛腦到了
歡迎到我家來保養眼睛
免費服務喔
- 留言者: eeft97
- Email: ld.service@eeft.org.tw
- 網址:
- 日期: 2009-12-23 16:49:52
你太客氣囉!下次多多來稿吧!!
這篇大家都很喜歡噢!謝謝你的分享!